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贞观小农民 > 第十三章 疯驴?黑麒麟(一)

第十三章 疯驴?黑麒麟(一)(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马大哥,这马多少钱一匹?”江晨实际上他并没有打算买马,现在他用不着,只是看到这里还是马比较多,便问了起来。

马二看了他一眼,笑道:“小兄弟,这马是有三六九等之分的,普通能骑能拉车的也就是六七贯,好一点的就得二三十贯了,当然你要是想要突厥宝马就得上千贯了。唉……不过这养马的人越来越多,马是没有以前值钱了。”

古代华夏中原地区因为缺乏大量优秀的战马而无法消灭周围众多的威胁力量,在冷兵器时代,战马不仅是冲锋陷阵、克敌制胜的极为重要的军事装备,也是驿站、后勤保障的主要战略投送能力运输工具,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胜负,因而备受关注。

最初的马政确实专为了统治阶级所占享有,究因马匹是国防上的利器,所以历代也特别重视它,列它为经国要政之一。

在周官里描写着杖人及太濮等职,原是封建主的马弁头目,这也就是华夏亦是世界上马政职官制度的嚆矢,那个时候自封建主以下,已有法定的养马制度,而且把马匹别为种、戎、齐(仪仗用)、道(驿马用)、田(佃猎用)、驽(杂役)六种,秦汉以降制定了以太仆卿掌舆马,从此亦逐渐树立完备的马政机构及设施,特别在唐朝,马政建设的规模更是空前的,太仆寺统全国厮牧车马之政,由乘黄、典厩、典牧、车府四署组成,辖各地国有牧马场(当时称牧监)多至六十余所,还有驾部掌全国驿马,及官私马的簿籍。

而最后一个行,在唐朝无非就是牛马驴骡子。

不过这些牲口的粪便是很熏人的,所以骡马市场也就不可能开在县城内,而是开在县城外面。

西街一直往西走,出了县城,又走了几百米就隐约闻到了那刺鼻的粪便味。

骡马市场周围是用木栅栏围起来的,里面是各个商家搭的马厩,圈养着供以出售的牛、马、驴、骡子这些牲口。

进进出出的行人也都是有不少牵着牲口的。

据史料记载,唐朝控制的官马就有五十万之多,这还不算明间私养的马匹和每年周边一些国家进贡的马匹,加上这些起码有百万之多,唐朝的马匹数量与日俱增,越来越多,所以也就越来越不值钱了。

“这好马不仅速度快,而且耐力极强,我这刚好有一匹突厥来的上等好马,至今没人能驯服,小兄弟要不要看一看?”马二拍了拍江晨的肩膀说道。

“马大哥有千里马,可小弟并非伯乐呀。”江晨摇头可惜道,其实啊……是囊中羞涩,小时候在农村每逢中秋重阳村里或者县里都有赛马会,他也骑过马,知道骑上一匹好马驰骋的感觉。

江晨一行人刚走进大门,离着最近的商家就走出来一个浓眉大眼的中年大汉,他满脸笑容,大声说道:“几位客官,你们这是要买还是要卖?要是买,我马二这里的牲口可是一等一的好,您随便挑。要是卖,牲口没带来也行,我待会派个伙计跟您走一趟,去估个价,要是价格您满意,那就可成交。您放心,我马二在宁县还是小有名气,价格方面绝不会让您吃亏的。”

这种拉人的活就是要嗓门大,脑子灵活的,他这一喊,不仅是拉到了江晨他们,还引得不少人侧目。

这买东西是要货比三家,但是江晨对这汉子的性格很是喜欢,和这种人打交道不会磨磨唧唧的,于是笑道:“马大哥,我来看看有没有中意的牲口。”

“好嘞,小兄弟这边请。”马二在这卖牲口七八年了,已经是练就了自来熟,见江晨直奔主题,也颇为喜欢。

江晨一行人在马二的带领下,在他的马厩转悠起来,里面有不少牛、马、驴、骡子这些牲口,有的牲口看起来卖相不错精神很好,而有的就不好说了,看起来病怏怏的没精打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