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大移民时代 > 第6章 矿脉的发现

第6章 矿脉的发现(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更重要的是他清楚的记得,就在基隆城的东面,跨过基隆山的那片丘林之中,被后世称为金瓜山的山上,竟然蕴藏了一座大金矿!

这座金矿是一六二五年,占领了这里的西班牙人发现的,从西班牙人开始,历经了清朝、日本、民国、台湾政府,五位主人长达三百年的挖掘,才宣告枯竭,可想而知,这是一座多么巨大的金山。

如果仅仅是金山也就罢了,就在基隆的东南面,那里有一处同样珍贵的富铜矿山,铜矿的储量可比金矿大了多了,至现代都仍未开产枯竭,丰富的铜矿,不仅仅意味着无数的铜钱,还有一首首战舰上的青铜巨炮!

林家只需在基隆建起一座要塞般的港口城池,坐拥两座大矿山,有了这样无比可靠坚固的后方基地,自然进可攻退可守,不说与大陆争雄,制霸台湾还是可以轻易办到!

所以对于这两个方向的队伍,林爽还是抱有很大的期望的,只是一转眼都大半个月过去了,其余八支队伍都已经归来,唯有这两支队伍迟迟未归,就算是淡定如林爽,都觉得有些不安了。

三月二十八日,经过了一千多壮劳力的辛勤开垦,总算是赶上时节,耕种了一万亩的水稻,只要粮食种下了,以后人手充足,每户人家照料个四五亩地,还是很不费力气的。

解决了土地开垦任务后,多余的一千多人,全都被分配到了伐木、开挖护城墙地基、建造水泥码头的事物中去了。

有杨海生这么一位营建老师傅统筹规划,基隆的建设每天都是一个大变样,一座崭新的城池,有条不紊的慢慢展现在众人的视野当中,相信等林海山等人归来,一定会很满意众人的作为。

陈破浪也在田地开垦完成后,投入到对水泥港口码头的建设当中,作为一个出色的造船师,港口的建设显然难不住他,而且陈破浪对于水泥这种新事物,也是充满了兴趣,林爽一次无意中发现,陈破浪竟然在和几个陈家的造船老师傅,讨论用水泥造船的新想法!

林爽不由感叹,华夏人的智慧力量还是很强大的,只要没有了思想上的束缚,给他们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林爽敢保证这世界上,华夏文明将取得令全世界震惊的成就!

四月十日,午后。

林爽正陪着杨海生和陈破浪,在港口监督第一道水泥码头的模板封闭工作,目前也仅仅建成了这一座水泥码头,入水两百米长的规模。

这样的水泥码头计划建造五十座,五十米长的一千料(五百吨)福豹级驱逐舰,可以轻松停靠两百艘,若是日后需要,完全可以扩建为五百米长的巨型码头,靠泊上千艘一千料(五百吨级)船只。(这个时代的商船几乎都是一千料(五百吨)以下!)

只是水泥码头的修筑,得等待水泥完全凝固,方可投入使用,所以,等到林海山船队回来后,能够使用的也就仅仅一座水泥码头而已,其余的四十九座码头,人手充足的话,完全建好至少也得一年时间。

林爽甚至还在建筑工地里,看到了华夏人对于滑轮组的多种应用:比如大型的龙门吊!自然心里对于这些华人工匠更是佩服。

正是有了这些工匠的无穷智慧,华夏人才会取得无数举世瞩目的成就,比如到现代外国人都无比叹服的万里长城,姑且不谈它的各方面影响和评价,单从建筑规模上,确实是令人折服的奇迹!

这些日子,外出探矿绘制地形的队伍,陆陆续续的也都回来了,却唯有向东和向东南两个方向的两支队伍,至今未回,其他队伍虽然都将附近的地图都详细绘制了,但是都没有寻到什么有用的矿脉。

众人只当是大员,虽然地域广阔,但终究只是一处岛屿,也许这里矿石匮乏而已,杨海生等人也没有怎么失望,只有来自后世的林爽,才知道台湾岛的富裕,不说铁矿就有七八处大矿山,就说华夏稀缺的铜矿也有那么三处富矿,甚至还有不少石油储存。

而林爽之所以,带着林家前来基隆建城,除了基隆确实是一处深水良港,易守难攻,三面环山地域宽广,轻轻松松容纳个二三十万人自给自足,完全不是问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