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灵魂 > 第十六章 圣人弟子 2

第十六章 圣人弟子 2(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兜里没钱,街上的东西也就只能看看。林峰突然发现这个世界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不管你是生活在古代还是后代,钱这王八蛋你是绝对不能少的。那些所谓的田园派的文人,都是做了官之后才去种田的。

接下来的时间里,李二为林峰的灶膛点了火,把林峰按照古装电视里的老头画的清风子的画像挂在了祠堂最高的位置上,恭敬地上了香,烧了祝词。

长孙与淑妃把侯府台阶上的青苔打扫干净,这李二一家为林峰镇宅的任务完成了。今日的李二收获颇丰,心满意足的回宫去了。

李二坐在甘露殿中,回想着今日与林峰的相处的经过,也在回想着林峰师父所说的很多话语。

从清风子教导林峰的话语来看,他确实可以称作一代圣人。很多语言,看似平淡无奇,甚至属于大白话,但是只要细想之后,才发现说出这样的言语需要多大的智慧。

可惜啊,这样的圣人不能为我大唐所用,这天下间到底还有多少这样的人存在,若是能让朕知道任何一个这样的人,即便朕学刘皇叔一样三顾茅庐又如何?

“说来听听。”李二就是一个好奇的孩子,这是个好孩子。林峰成功的把话题转移。

“比如有一次,我与师父航行在大海上,风平浪静,师父指着大海说,徒儿你看,都说大海不可征服,可是现在,我们却踏在她的身上前行,去往我们想去的地方。师父心中高兴,遂踏波而行,吼声震天,海中鱼兽莫不避让。没过多久,大海突然起了风浪,那惊天的巨浪把我们的船只掀翻,最后我们虽然安全的去到一座岛上,但是却狼狈不堪。师父指着大海说,孟轲曾言,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徒儿,师父今日教你一言,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治世之道,犹如治水,堵不如疏,当刚柔并济。”

林峰看着李二,心里想,哼哼,别人剽窃,都不敢剽窃当时的,我今日就当着当事人的面把他的言论给剽了,哼哼哼。

“记下,”李二对执笔丫鬟说到,然后又问林峰,“你师父还说过什么言论?”

“那可就多了,一时半会说不完,比如在照镜子的时候,他告诉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可不是太多了吗,几千年的总结言论,林峰确实没法一下说完,再说他也不可能全部知道。

不管怎么说,朕还是幸运的,清风子不为朕所用,但是他却教了一个徒弟,有如此的师父,这徒弟应该也不会差到那里去吧。

之前李二与长孙还在想着让林峰进入弘文馆,与一众皇家子弟学习,如今看来,是不需要了,有一个圣人师父存在,谁还能教他,谁还游资格较她。即便如今林峰年纪还小,但他也是跟随了自己师父十多年的时间。

十几年的时间里,每日聆听圣人教诲,已经足够他这辈子去领悟了。再说他师父的学问自成一家,若是再让别人教他,到时候出来一个四不像,反倒误了他的学问。

```````````````````````````````````````````````````````请叫我华丽分割线

一大早起来,林峰看着空荡的屋子,他觉得自己应该要出去走走。叫来了林冲,让他带着自己出去转转,话说来这大唐一个多月了,自己还没有好好的看看这原貌的长安城。

林峰在李二期待的眼神里,把自己知道的很多后世的名言警句安在了清风子的名头上。林峰说得起劲,李二听得如痴如醉,太多的治世名言,这对他来说都是瑰宝一般的存在,很多时候还一同讨论了一下。

他们是说的起劲了,可是执笔的丫鬟却惨了,主要是林峰说得太快,很多她都没有记下来,或是记不完整。这可怎么办,这是皇帝亲口要自己记下的东西,肯定非常的重要。

“汝师当为一代圣人,如此言论不可埋没,从今日起,你当把你师父的言论整理出来,做成经籍。还有他写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这些虽说是你的师门学问,但你师父想要的是你将学问发扬光大。这些言论虽不是格物一道,但可归为儒学一门。对你传播格物学说会有莫大的帮助。”李二脸色潮红,难怪啊,他能把孔圣人叫做小儿。

“你师父言论的书籍就叫《清风道妙箴言》,成书之日,便是你师父封圣之时,朕期待大唐的文庙中再多一位圣人。”李二最后下定决心说到。

“微臣遵命。”能将后世对于治世的言论在这大唐传播,林峰乐见其诚,至于那什么圣人,李二爱给谁给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