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寒士 > 第二百一十五章 提坐堂号

第二百一十五章 提坐堂号(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杂文古体与现代的共同之处在于,短小、锋利、兼有教导与讽刺意味。

不尽相同的是,古代的杂文乃是有韵之文,并要有博雅辩盈之气,主要的文体分为三种,对问、七、连珠。对问与七相比较,都是以主客对答的形式进行,但对问不需呈现七项内容。连珠体制较小,而不必遵循主客对答的形式。

沈康左手揽着右边衣袖,并缓缓的捻着袖口,静静的思索着。

七体文。

需要七项对答,主客对问形式,具有一定意义,那么首先要先定主旨。

除非是将四书五经都搬到试场来,否则,绝无可能凭借剿袭舞弊而写下如此准确的答案。

这时候,沈康在汪师爷的带领下,走进了大堂,白知府从帘后看出去,只瞧见沈康又向汪俊作揖行礼,然后恍然瞧不见一旁考生的目光,落落大方的坐下。

揽袖,提笔,坦荡自若。

好从容的孩子。

白知府在想,若换成自己是沈康那个年纪,能否做到这样的胸襟和从容?

他缓缓的落笔于素纸上。

他自嘲的笑了笑,摇摇头。

沈康潜心应对府试,自是没有察觉到帘幕后面那双眼睛。

府试第二场,乃是杂文,题目:七。

所谓杂文,自古以来发展到现代仍然经久不衰,若说古代作品众家或许知之甚少,但说起近代的杂文大家,便是耳熟能详了。

鲁迅先生,就曾经著有一本杂文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