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与南宋同行 > 第六章 致富是要有手段的

第六章 致富是要有手段的(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但是,人们之所以产生这一时期白银是主要流通货币的印象,主要是受明清小说的影响……那帮子人当时写小说的时候可没有资料可查,张口就来,举起毛笔就写。

当然,宋朝虽然主要是以铜为货币,但是白银确实已经出现了。

可是就算是到了南宋时期,白银开始广泛使用了,它仍不是民间流通的主要货币。

它经常要在大数额结算上应用。

这主要表现在他们以白银来做税银上缴朝廷、除了地方上的留存、商业支付外,在宋代大部分还用于“赡军”,即军需开支,这样大数额的运用。

与南宋同行

笔趣阁 【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showmn5();</script></div>

<div align="center"><script src="/Ads/txttop.js"></script></div>

<div class="adread"><script>show_read();</script></div>

这确实足以体现白银流通职能的扩大。

在我们这面的世界一克白银为3.23元,也就是能值上一斤米钱吧?

但是,这是在工业化生产白银的条件下才做到的……

而在宋时根据《宋史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我们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是300钱到600钱,至于在靖康之乱前后到南宋初期有一两银子一石米的,那个是特殊时期,不在正常计算范围。

这么说吧,1两白银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924元到1848元。

这第二个办法他们也要做用货币购买的准备。

王德发上网查了一下工业白银和铜板的价格,又查了一下宋元明的白银与商品的交换比价,和张国安商量了一下,就定下了一个调子。

王德发说:“宋朝以前白银总量太少,价值过高,还没有成为流通货币。

实际上明朝以前,市场流通均使用铜钱。

银两完全成为流通货币只是明清两代对外贸易活跃,外国白银大量涌入以后的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