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与南宋同行 > 第十二章 这小子有道

第十二章 这小子有道(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中国最早用黄铜铸钱开始于明嘉靖年间。

“黄铜”一词最早见于西汉东方朔所撰的《申异经·中荒经》:“西北有宫,黄铜为墙,题日地皇之宫。”

这种“黄铜”指的是何种铜合金,待考。

这时期确实还有黄铜产品,不排除是古人工匠们恰好找到了含有铜锌合适的铜矿,冶炼时又有种种的巧合……所以嘉靖以前也有黄铜制品出现,但绝不是成规模的……还是以红铜、青铜制品为主,黄铜一般还是非常少见的。

黄铜一词专指铜锌合金,则始于明代,其记载见于《黄铜明会典》:“嘉靖中则例,通宝钱六百万文,合用二火黄铜四万七千二百七十二斤……。”

与南宋同行

笔趣阁 【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showmn5();</script></div>

<div align="center"><script src="/Ads/txttop.js"></script></div>

<div class="adread"><script>show_read();</script></div>

通过对明代铜钱成分的分析,会发现《明会典》中所说的铸钱中,真正意义上的黄铜的出现,较其它几种铜合金晚很多,这是因为黄铜中金属锌的获得比较困难,古人工匠还远远没有认识到锌这种金属。

氧化锌在950c一1000c的高温下才能较快地被还原成金属锌,而锌在906c时已经沸腾,所以还原得到的金属锌只能以蒸气状存在。

只有这蒸气状锌在冷却时反应逆转,才会成为单质锌。否则,蒸气状锌会被炉中的二氧化碳再氧化成氧化锌,因此要得到金属锌还必须有特殊的冷凝装置。

这就是金属锌的使用比铜、铅、锡、铁的使用晚得多的原因,也是黄铜铸币出现较晚的原因之一。

其实明朝的古人也是不知道这回事的,他们只不过把铜和锌矿统统放到封闭的炉窑一起冶炼……属于经验主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吴大鹏用手语对着万士达发完信息,便将眼光转向那街道上。

他的心里没有了对这个时空的害怕,反而是百无聊赖地打量着这条青石小街上的行人,心里道,这个破山村,我还以为是个镇子,看上去,人流量还不小呢。

他这时不自觉地翘起了二郎脚,用手摸着现在又重新发达的胸大肌,一边抖腿,一边想,这年轻真好,感觉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头,甚至都想找谁去打一架……当年自己怎么就是一脑子浆糊呢……

万士达从怀里掏出了几枚真正的铜板……排在桌面上,问道:“李大哥,我殷地安国通用此钱……不知在此地可用否?啊……我等随身的大宋铜钱此时都已经用光了……”

万士达满意地看着李德吃惊的样子,这可是黄铜,电解铜呢,你要是不奇怪,我都要奇怪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