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我是大皇帝 > 第九百四十一章 整顿乱象(四)

第九百四十一章 整顿乱象(四)(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就这么蹒跚而行,短短二十来里路,走了近一个时辰,前方难民传来阵阵爆棚般的欢呼,让更多难民有了光彩,一个个迫不及待抬头遥望。

前方山脉中,赫然出现一座异常醒目的大城,那就是所有人的希望,日思夜想的十日城了

要说无数糟糕消息里面唯一让刘恒还有些心安的消息,就是太子之争开始,参与的皇室子得到极大权柄了。皇室子可以独揽大权,自行开府广纳人才,不禁出身,也就意味着皇室子们只要有本事,能够从全天下招揽人才,不拘是北胡人、大夏人、灵原人、百武人亦或是南董人、百越蛮族,只要舍得花费大代价,任由施展。

在刘恒眼里,这等若用钱财来扩充兵源,以财力来持续战事。想来皇室子们听到这好消息必然欣喜若狂,其本身和支撑皇室子们的各方势力,显然也不会吝啬,必然大举招兵买马,强壮声势,各方花费加起来必然是一个天文数字。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刘恒又不得不佩服出这主意的人。

这事情一来可以减少本国青壮的折损,二来又能借各方青壮来继续战事,三来还能暗中削减国内各方势力的财力与精力,偏偏各方势力明知如此还十分乐意,并无不满,简直一举多得,妙之又妙。

刘恒倒不在意别的东西,只要知道这法子能减少本国青壮的死伤,这就够了。

也就是说战到现在,战事没有偃旗息鼓,反而朝着愈演愈烈的方向坚定前行。

从大局上看,这四年时间里大夏占尽上风,直接把开国不久后被北胡侵占的那三大州都给打了回来,更开始深入更远的北胡疆土,可谓彻底扬了国威,可真实情况呢?

天下皆知,大夏与北胡国力相近,强者数量和兵士战力却是北胡更胜一筹,向来只有北胡侵略大夏的份,很少见到近几年大夏这么扬眉吐气过。

的确,这一战打出了国威,令天下刮目,然而威武的背后,是血淋淋的沉重代价。据刘恒所知,当年仅右路大军一路,大半年时间就损失了数十万军士,死伤十分夸张。即便他离开之后战事稍缓,这四年多下来,折损肯定会是一个更加惊人的数目。

大夏子民的数量是不少,可别忘了战争折损的都是男丁,还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青壮。他们不仅是自家的顶梁柱,更是大夏的顶梁柱,这样数以百万计的死伤,无论哪个国家都是难以承受之重。

然而眼见四面八方汇聚来的难民越来越多,很快超过千人,刘恒心里还是感到沉甸甸的,很不舒服。

兵荒马乱,战事频频,足以让无数难民拥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流离失所。毕竟乱世中,平民百姓才是最没办法抵御风险的那群人。

难民聚集得越多,人群反而越发安静,没多少人说话,只顾着拉扯亲友尽力前行。他们面黄肌瘦,身材枯槁或佝偻,分辨不出男女老幼,面容麻木,目光却十分警惕,死死护住怀中包裹,拒绝和任何陌生人有过多接触。

大多数难民们视之如性命的包裹,里面往往没有藏着多少值钱家当,更多的是各种果腹之物。在逃难路上,最珍贵的通常也不是金银珠宝,而是水和一口吃的。

刘恒心下恻然,终归只是暗暗长叹一声,因为他并没有改变现状的力量。

这还是明面上的损失,暗里的损失那就更大了。

每一家的男丁死于国事,就意味着这一家失去顶梁柱,遇上什么急事难事,往往很难支撑下去,这是国家给予再多奖励都无法弥补的损失。再者为了支撑战事,大量人力物力必然向战事倾斜,抽调了太多兵力,国内空虚,必然盗匪丛生,祸事连连。

刘恒无法想象如今的大夏国内会是什么样,却能断定百姓的日子,必然谈不上好过。

持续长达四年多,战事对大夏和北胡的影响肯定遍及方方面面,照说已经很难继续吃撑,偏偏又闹出太子之争这么一出。可以说太子之争的开始,等若给久病体虚的病人又下了一剂狼虎猛药,乍一看重新恢复生龙活虎的模样,长此以往却是要把身子彻底抽空了。

这个情形连刘恒都看得透,他就不信朝野这么多能人贤士会看不明白。所以明知该早早罢战休养生息,朝廷为何又要用下太子之争这等狼虎猛药,让战事变得更加激烈,刘恒却真真看不懂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