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王牌好莱坞 > 第271章 奥斯卡来了

第271章 奥斯卡来了(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

其中最为详细的,也更明确的,当然还是《华盛顿邮报》。在《洛杉矶时报》和丹尼尔团队交恶之后,《邮报》已经成为丹尼尔相关消息的权威媒体。

甚至,不少媒体人对布莱德利的“谄媚”十分不齿。

这也难怪,在和《洛杉矶时报》密切合作的时间,双方其实还是彼此估计的。很多时候,《洛杉矶时报》并不会完全将丹尼尔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他们始终是以最符合《时报》本身利益的方式来做媒体的。但《邮报》似乎就更关注整体利益,不是单篇报道对媒体本身的利益所在。

这一点上,确实受到不少人的诟病。

总的来说,普路托思想要隐瞒住丹尼尔,已经越来也难了。

这也是库萨隐隐约约的提议最终被丹尼尔采用的最重要的原因所在。

那就是一股脑冲破所有的桎梏,无视所谓的规则、天花板、七大,mpaa,一口气冲到他们再也没法掣肘的高度,逼得他们不得不认可他的存在。

这边决断下来,特里弗就开始忙碌起来。

原本,七大的动作都在背后,很少有媒体能够关注到。这当然有他们的算计在里面,媒体现在对影帝的最终获奖人,并不持太多的争议,西恩.潘被认为获奖率最高,赔率低到几乎没得赚。这样的局面下,丹尼尔如果连桩影帝,鲜明的冲突之下,丹尼尔受到的质疑和猜测肯定是成倍的。

但布莱德利能够说服《邮报》背后的格拉汉姆家族,显然说明这么做,对他们肯定是利大于弊的,不然大家都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允许他用《邮报》的利益来做人情。

f2f还在用户积累阶段,双方的合作还不多。但mb和《邮报》已经就使用《邮报》的电子新闻展开谈判。

传统媒体越来越受到社交媒体的挑战,现在电子化新闻也受到更多的纸媒的重视。将电子化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提升,是衡量各家媒体主编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谓的盛极而衰,就是从这些改变的议论开始的,对于高高在上的活着的传奇人物,人们总是会试图去把他毁掉的。

丹尼尔既然决定不后退,当然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所以,媒体在金球奖之后,开始密集报道丹尼尔获奖的可能性。

“……如果说其它奖项会因为丹尼尔的缺席,而将奖项授予别人,那么奥斯卡,显然不太可能这么做。所以丹尼尔缺席本届颁奖季,在奥斯卡上并没有太多的劣势。相对于西恩.潘优秀但平稳的表现,显然,显著突破了自己,塑造了好莱坞影史一个鲜明形象的丹尼尔,理应获得嘉奖。”——《芝加哥每日论坛报》。

“奥斯卡在影帝一项上爆出意外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就本报记者采用众多奥斯卡评委来看,丹尼尔.桑德勒在过去一年,奉献出的表演更受肯定,《加勒比海盗》的成功和《魔戒三部曲》的成功一样,似乎都在表明,高票房、高商业价值,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好的表演和精彩的人物塑造,这显然是学院一直在追求的目的,将艺术性和商业性均衡考虑,不是将奖项授予一些不为人知的‘佳片’。”——《旧金山纪事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