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大科学家 > 二六九、天子择日拜将军

二六九、天子择日拜将军(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刘明昭更是失去了镇静:“让我做警卫队队长?”

也不怪众人生疑。刘明昭现在不过十九岁,出身于四川开县张家坝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之前上过私塾,读过高小,后考入官立中学。四川保路〖运〗动兴起后,他才加入学生军,截止到现在,军龄不超过三个月。孙元起却要为他牺牲宝贵的一个额外要求,还说任命他为队长(类似于连长)。还有比这更荒谬的事情吗?

孙元起却一本正经,满脸严肃,丝毫不像开玩笑。冯〖自〗由重新打量了自己的这个保镖,想看看他到底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良久才说道:“先生留下伯承贤弟,在下并无异议。只是伯承贤弟能不能留下来,还要看他本人的意思。”

刘明昭思考片刻答道:“承蒙孙先生青眼,伯承恭敬不如从命。但伯承不愿呆在警卫队,情愿在前军担任一名排官,哪怕棚官也行,与四川各处保路同志军联络,避免刀兵相加,尽早光复四川!”

孙元起知道“hua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的道理,也读过揠苗助长、伤仲永的故事,明白将帅没有速成班,稍作沉吟便同意了刘明昭的想法。

如今孙元起抢着要这一块鸡肋,冯〖自〗由如何不喜?几乎孙元起话音刚落,他便点头答应了。

孙元起先前贸然开口,已经使得杨度失去了要挟的良机,此时生怕孙元起再次浪费机会,急忙说道:“百熙,既然你要当教育总长,我们也不好反对。只是这额外的条件里,且容杨某自作主张一回!”

孙元起对于刚才不顾杨度等人的感受自作主张要当教育总长颇为愧疚,闻言便点头道:“皙子请讲!”

杨度沉吟片刻才说道:“我们的第二条是,以后成立的民国政府必须承认孙大人在四川及其他控制的地方具有管理权。”

冯〖自〗由眨眨眼睛,好像在思忖杨度的话里是不是另有机关。

俗话说:“纸里包不住火。”何况这火根本就没刻意用纸去包呢?赵景行光复西安、阎锡山光复太原的消息很快四散传开,而最新得到消息的人自然是密探遍天下的袁世凯。

此时袁世凯正在湖北前线督战,北洋军与〖革〗命军隔间对峙,炮声日日不息。武汉沿江一线战火正炽,硝烟密布。当然,袁世凯并没有用全力,要是他使出十二分力气的话,早已收复湖北全境了。但他却不着急,他一边和〖革〗命军乒乒乓乓打枪放炮,一边派人私下里和〖革〗命党人密切接触,究竟是打是和,完全取决于北京形势的需要。

11月5日晚饭后,袁世凯按照惯例来到指挥部,和冯国璋、段祺瑞、倪嗣冲等亲信检讨本日作战得失,安排明天作战计划,顺便交流一下感情。说说讲讲到了三更天,众人正准备各自散去,电报房送来了一封急电。袁世凯看完之后没有像以前一样给众人传阅,而是顺手掩了起来,半天才慢慢说道:“诸位,明天作战计划取消!”

倪嗣冲肚里最搁不住话,马上出声问道:“大帅,发生了什么事?”

袁世凯却悠悠地说道:“以前我认为,天下翰林真正能通的只有三个半,张幼樵(张佩纶)、徐菊人(徐世昌)、杨莲府(杨士骧),算三个全人,张季直(张謇)算半个。现在看来,我还漏算了一个!”

杨度解释道:“孙大人本来是四川总督,准备携麾下的第四十四混成协数千名将士入川平乱。将士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历尽千辛万苦才来到川陕边界,就是想博个沙场功名。如今孙大人举义,总得为这些辛苦的将士谋个安身之地吧?”

“好吧。”冯〖自〗由勉强答应了这一条“那孙先生你还有什么条件?”

孙元起一时半会也想不到别的什么条件,突然瞥见边上坐着的刘明昭,心中一动,指着他说道:“第三条,就是我和这位小兄弟一见如故,想留下他做我警卫队的队长。”

杨度、杨永泰面面相觑。

冯〖自〗由也有些惊疑不定:“留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