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欲扬明 > 第七十五章 舟山送行

第七十五章 舟山送行(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宁波知府也顾不得官场尊卑,一边拱手,一边大声向戚继光贺道:“百战之身,万民之福!”

戚继光却不下船,朗声说道:“上托圣上洪福,朝廷五府、六部诸位大人运筹有方;下赖地方官民百姓拥戴支援,东海舰队全军上下没齿难忘!”

说完之后,他带着几位将官打扮的人在船舷上站成整齐的一排,一起举手向额,给众人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戚继光的话说得很得体,军礼也敬得一丝不苟。但是,岸上的官民百姓却都听出了弦外之音,脸上都流露出了失望的神色:看这样子,戚将军是不准备下船相见了!

虽说朝廷并不为东海舰队举行誓师出征仪式,但是,既然大家已经来了,戚将军好歹也该下船见礼叙话。如此避而不见,未免有失官场礼仪。百姓倒没有什么,宁波知府以下的地方官员心里就都不禁生出了怨气,甚至暗自腹诽起了皇上——“以文统武”是太祖高皇帝定下的祖制,他戚继光虽说贵为三品提督,也不过是一个赳赳武夫而已。若非君父一向偏袒,他又怎敢如此自矜托大,大庭广众之下伤了众人颜面!

(你的轻轻一点,点亮我码字的人生,支持数字,支持正版,跪求订阅.)嘉靖二十九年九月十二日清晨时分,自山东威海军港出发的大明海军东海舰队经过大半个月的航行,抵达舰队母港——设在浙江宁波的舟山军港。这里昔日曾是被称为海匪的海商集团和倭寇盘踞的据点,由于明朝厉行海禁,从事走私活动的商船只能在此停泊,堪称那个时代最繁忙的商业港口。嘉靖二十三年,大明王朝废弛海禁,海商俱都归顺朝廷,各国商船也能直接驶往宁波港交易,这个天然的优良军港就被东海舰队用作了军港。

码头上早已是旌旗猎猎人头攒动,一大群身穿官服的官员站在那里。其中一位身穿绯色官服的三品文官,正是代表朝廷前来送行的兵部左侍郎、明军总参谋长杨博;另一位身穿紫色官服的四品官员,是新任东海舰队监军高拱。杨博、高拱身后,站着四五个身穿蓝色官服的青年官员,是跟杨博前来宁波的总参谋部作战参谋王崇古、殷正茂等人。还有一大队身穿大红锦袍、头戴无翅宫帽的镇抚司缇骑校尉站在一旁。或许是朝廷专门派给杨博和高拱两位身负重要使命的新贵大员的护卫,以示恩宠礼遇。但是,若有朝廷重臣在此,便会认出,在这一大队镇抚司校尉之中,竟然有锦衣卫十三太保中的大太保杨尚贤、三太保高振东和九太保谢宇翔,不过都换穿了低级校尉服饰。看来,他们的使命大概绝非是护送杨博和高拱二人那么简单。

由于西洋军情如火,数以十万计的海外侨胞危在旦夕,亟待大明海军救其出水火之中,朝廷并不准备举行特别的誓师出征仪式。但是,东海舰队经过漫长的航行,需要补充淡水、粮秣和菜蔬,加之此去征帆万里,沿途只有浙江宁波、福建长乐和海南琼州三处军港可以驻泊补给,不得不在这三地略作停留。宁波知府、临近的镇海县知县等各级地方官员,还有地方乡绅宿老就都乘船过海,自发前来舟山送行。他们也和杨博、高拱等人一样,早早等候在了码头之上,恭迎平定东南倭乱的英勇将士凯旋而归;同时,又要恭送他们再度挥师出征,讨伐胆敢明犯大明天威的夷人。

初升的旭日从远处的海面上跃然而出,随即,大明海军战舰那高耸入云的桅杆旗帜便映入了众人的眼帘。

大队的战船渐渐近了,只见大大小小数百条战船排成一列纵队,一眼望去,那高耸的桅杆、招展的旗帜、交织的缆绳,在初升太阳耀眼光芒的照应下,有如展开了一片茂密的、色彩缤纷的森林,端的是樯橹如云、遮天蔽日。一条数十丈长、数丈宽的千料大战船昂然走在纵队的最前列,远远地能看到架设在船头的一门足有合抱来粗的巨炮,正是东海舰队的旗舰“镇远号”!

看到如此雄壮的军威兵势,矗立码头上的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由衷的欢呼声。

宁波知府大声发令:“鸣炮!奏乐!”

几十杆列成两排的铳炮按照先后次序,喷出了一团团连续的火光。二十面径长一丈的大鼓同时擂动,长号齐鸣,唢呐笙笛奏响了《得胜令》。

“镇远号”徐徐靠岸,震天响的鼓乐声停了下来,偌大的跳板从“镇远号”上伸了出来,搭在了码头上。众人的目光都紧紧地盯着跳板,只见几位军容肃整、衣甲鲜明的将官出了船舱,当先那个身材魁梧的人,正是大明军中当今风头最劲的青年将领、东海舰队提督戚继光。

东南沿海百姓曾长期饱受倭乱之苦,宁波附近海域当年更是被倭寇和假借倭寇之名的大明海商集团霸占长达数十年之久,正是有了东海舰队奋力杀敌、保家卫国,才使得百姓过上了如今安居乐业的生活。看到这些久违的大明海军英雄,岸上的百姓发出了雷鸣般的欢呼声:“戚将军!戚将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