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欲扬明 > 第三章 龙马精神

第三章 龙马精神(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一入灯街,首先映入众人眼帘的是璀璨夺目的梅花灯阵,打头的第一盏灯,高约八尺,绉丝扎就的五瓣腊梅,通体透明,花蕊中间插着一个精致的黄绫绢轴。吕芳命守灯的内侍取下那卷绢轴,恭恭敬敬地送到朱厚熜的手中。朱厚熜抖开来看,上面用工整的中楷写是一首诗:

“闯关踏隘气吞吴,驰向中原拜洛书。

尽载英雄朝帝阙,忠心岂肯玉龙孤。”

诗下面还有三个工楷小字:“打一字”。

朱厚熜拿着诗轴左看看右看看,怎么也看不出头绪来,正要甩开再猜别的,突然想起来,那个混蛋嘉靖可是个制谜猜谜的高手,为了显示自己学问渊博、高深莫测,有时候给内阁辅臣的手札都是天书一样的谜语,自己若是猜不出来这个灯谜,岂不令人起疑?随即一想,既然是翰林院词臣们恭撰的灯谜,又摆在第一位,谜底肯定是个吉兆,便哈哈大笑道:“好谜题,好兆头啊!这个灯谜的谜底不就是——”

第三章龙马精神(你的轻轻一点,点亮我码字的人生,支持数字,支持正版,跪求订阅.)听到皇上这样莫名其妙的话,旁人倒也罢了,皇上身边的三位内阁辅臣心里却都是一颤:当初洪武皇帝废除宰相而设内阁辅臣,其本意是替皇上拟制文告、以备顾问。也就是说,阁臣以学问取信于圣主。皇上对这位不到而立之年的张江陵如此看重,难道说,当真如官场传言的那样,皇上已经将御前办公厅视为“小内阁”。这些御前办公厅年轻的秘书们,只要忠诚王事、修身持谨,不失爱于君父,日后便都能入阁拜相、柄国执政?

想到了这里,严嵩和夏言两人顿时分别想起了儿子严世蕃和门生高拱;而徐阶,则把无比慈爱和满意的目光投向了跪在皇上面前的张居正,心中慨叹:得此子为徒,今生无忧矣!

惟有皇上身后的严世蕃,把那几乎要喷出火星的目光瞪向了俯身在地的张居正,深恨这个平日里貌似忠厚持正的张太岳为人竟是如此卑劣不堪,不知何时讨得了吕芳那个阉奴的欢心,吕芳那个阉奴竟然如此不遗余力地在皇上面前和他演这么一出双簧,让他抢到了今日鳌山灯会的头彩!

严世蕃猜得不错,吕芳的确是有意为之,不过和他演对手戏之人不是张居正罢了。此刻,吕芳看看火候已到,便对张居正说:“张秘书,这是万岁爷对你的器重,还不快快谢恩!”

张居正也知道,君父有赐,臣子不敢辞,诚惶诚恐地叩头谢恩,接过了那块玉佩。

说到这里,他却又不往下说了,回头看看身后的人,笑道:“圣人云‘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今日是元宵佳节,普天同庆,咱们君臣也一同乐乐的好。这个灯谜就留给诸位,谁猜得出,朕重重有赏。”

接着,他又指着吕芳说:“吕芳不许猜!”

吕芳笑道:“万岁爷说得是。奴婢斗大的字只识得一箩筐,怎敢在各位大学士面前献丑?”

“呵呵,少在朕的面前卖嘴!”朱厚熜说:“你当朕不晓得吗?这次鳌山灯会由你一手筹办,想必早就知道了这二百四十个灯谜的谜底,你来猜,岂有不中之理?那可就是作弊贪朕的赏了。”

吕芳又对朱厚熜说:“万岁爷,这条街上的二十四番花信灯,每一种花都扎了十盏样式不同的灯,共计二百四十盏,每一盏灯上都贴了一首翰林院的词臣们恭撰的灯谜。”

朱厚熜明白吕芳的意思:方才一番表演堪称尽善尽美,就无须再画蛇添足了,便兴致勃勃地说:“灯谜?好啊!咱们一块儿猜灯谜去!”

众人举步进了“二十四番花信灯”的灯街,才到入口处,朱厚熜瞥见身旁的灯柱竟然都是包了金箔,不由得眉头微微一皱,心说吕芳办事也实在是太过铺张了,连个灯柱都要包金箔,这得花多少钱啊!

不过,转头一想,毕竟好多年没有办过鳌山灯会了,吕芳这么做也是为了让自己高兴,他也不好在众人面前拂了这位忠心耿耿的大伴的面子,便装出视而不见的样子,带头走进了灯街。

皇上这一微妙的表情变化,落到了走在他身后的严嵩和严世蕃父子二人的眼中,两人对视一眼,严嵩抬头望向了深宫大内的方向,严世蕃微微点头,显然领会了父亲的意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