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三国幼麟传 > 第三百一十一章 八阵

第三百一十一章 八阵(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可以说,诸葛亮最大的敌人不是魏国军将,而是粮草和时间。

司马懿赞其天下奇才,再结合之前与魏国的战绩,足可判定诸葛亮军略之才根本不在内政才华之下。

他在晚年著成《兵法二十四篇》,详细记载了他几十年来行军打仗,治国安邦的经验。他本人更在后世受到极大的尊崇,完成立德、立言、立功的三不朽,成为忠臣之楷模,智慧之化身。

三国第一名臣,当之无愧!

这样的人,不论后世标新立异者如何抹黑,亦当青史流芳,光耀万世!

在这个阶段,他经历了开府、盟吴、练军、南征,北伐,积攒了大量宝贵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经验,接合广览群书积累下来的知识,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由是战绩彪炳,天下敬仰。

南中叛乱,他领军亲征,半年而还;

第一次北伐时,以赵云为偏师,成功牵制曹真大军,主力西出祁山,速下三郡,关中响震,若非用错马谡兵败街亭,几乎达成断魏一臂之战略意图;

第二次北伐之战略目是得是替东吴牵制曹魏,故而大军只带一月粮草,围困陈仓吸引张郃,张郃兵至,诸葛亮战略目的已达,便粮尽退兵,退时阵斩魏将王双;

第三次北伐,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击退郭淮,遂平二郡;

******

“二兄,你终于回来了!”

姜维回到家中,堪堪踏入门庭,却见率先赶来迎接的并非姜文、姜武两个,而是一袭绿裳,巧笑嫣然的关银屏。

第四次北伐,割麦上邽,破郭淮、费曜,击司马甲首三千,退兵时射杀名将张郃;

第五次北伐,屯兵五丈原,司马懿龟缩不敢出,任由蜀汉大军与当地百姓同耕,几乎要扎根关中,一直到诸葛亮病故,大军方才无奈退却。

可以看到,纵观诸葛亮一生之战斗,几乎都是在敌国境内发生,往往都能攻城略地,斩将夺旗,再差也能保全大军全身而退。

但碍于蜀汉国力上的不足,以及宿敌司马懿坚守之应对,诸葛亮数次北伐,往往因故退换,战略上皆不能竞得全功。

但在战术上,特别是在他用兵的后期,八阵图的威力似乎发挥到了极致,魏兵根本不敢出来交战,战则必败,蜀汉以步御骑,正面战场堪称无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