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寻巴记》 > 第0066章 以假乱真

第0066章 以假乱真(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那做仿品的听店主说话,不停的点头。听他们开价五千,比心理预期低多了,便答应下来,但要求至少要做到九成像。

最后,我提出来可不可以去他的作坊看看,了解一下玉器制作的加工过程,上课的时候可以生动一些。

那做仿品的人有点犹豫,店主马上做说服工作,那人就答应了,说过三天再去,这三天内他集中精力做这件东西,等我去的时候差不多就做好了,有什么问题也好当面解决。我答应了他的建议,并预付给他两千元。

离开的时候,店主自我介绍他姓陈,那个做仿品的是一个孤儿,从小被一姓赵的玉匠收养,就随师父姓赵,外号老茧,一来是他满手老茧,二来也是说他木讷、老实的意思。

下出租车的时候,我给了陈老板1000元,说取货的时候再给他1000元,陈老板高高兴兴接了,说我是个爽快人。

第0066章以假乱真

正这么魂驰神荡着,电话响了,是店主打来的,说做高仿的人找到了,约到今天晚上七点钟在他的店子里见面。

匆匆地吃了一碗鲜肉汤团和几个春卷便往吴宅古玩街赶,到约定的地方时,却只看见店主一人。正郁闷时,店主连忙表达歉意,说先前约好的那个人打电话来,说来了一个远方的顾客,要赶点货,暂时没空过来,希望我在这儿等会儿,他安顿了顾客就再联系。

虽然有些不满,但却不好表现出来,便与店主闲扯起来。

店主告诉我,良渚文化玉器的高仿品主要出现于九十年代,那时人们对良渚文化古玉才刚刚认识,境外特别是台湾香港来了很多收藏良渚文化玉器的,而那时一些琢玉的老匠人还有几个,制作了一批几可乱真的玉器,被台湾香港人高价收购,据说台北故宫也收购了一批,后来大陆的专家过去交流考察,发现好多这一时期的古玉器都是假的。

这三天没事,一天去了良渚文化村,一天去游了西湖,一天吃遍了杭州所有的小吃。

游西湖的时候,又想念唐婉丽了,便给她打了个电话,唐婉丽初时还装模作样的生气,见我态度比较诚恳,便说再给我个机会。然后就喋喋不休地讲了很多泰国的趣闻,我心里就笑了,这小妮子,其实早想我了,憋了一肚子话,终于倾泻出来了。

第四天,按照陈老板的约定,我和他一起前往老茧的作坊。

老茧的作坊在一个城乡结合部的破院子里,陈老板说是老茧的师父留给他的。院子不大,七零八落的堆放了许多杂物。

老茧把我俩领进工作间,里面放置了一张车床和一架水凳以及一些坛坛罐罐,靠内墙放了两个架子,架子上摆了许多良渚古玉的仿品,却没有看见我要的权杖。

我问为什么现在反而不做了呢?店主摇头到,那批老玉匠死后,很多工艺都失传了,加之现在的人都浮躁,哪有功夫来细琢慢磨,再加上现在的人都精了,谁还愿意出大价钱买所谓良渚古玉,所以你在市面上看见的都是这些机制的工艺品了。

正聊着,店主的电话响了,用吴侬软语低语一阵之后,店主用为难的眼神望着我,说做仿品那人问可不可以在他家附近见面。我虽然有些郁闷,但还得由着他,便跟店主打的去他那儿。

这是一个瘦小的中年人,握手的时候感觉满手都是老茧,话不多,普通话很差,以至于店主偶尔要客串一下翻译。

我先将权杖的图纸给他看了,说先做一件这样的复制品做样品,那人看了会儿图纸,答应可以做,但价格很高,我问多少,他伸出五根手指,我以为他要五万,心想确实有点贵。

正犹豫时,店主却发话了,说五千已经是很便宜的了,因为我告诉了他你们学校要做很多件,他才答应的,主要走个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