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帝国的荣耀 > 第三百零三章 南掌

第三百零三章 南掌(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徐达接着言明,明军在安南、吕宋、云南、安曼、海峡等地作战多年,已经有丰富的雨林作战经验,也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对策体系,而南掌则是刚刚吞并几个小国建立起来的,开国立朝的法昂王在立国没有多久就卷入到对安南战事中,后来又与真腊、遢罗发生几次战事,消耗了不少实力,使的被压制的地方势力开始抬头。而现任国王桑森泰王才二十来岁,正在与地方势力和敌对势力做斗争,巩固王权,这些对于大明都非常有利。至于对付游击战,明军在安南、安曼等地已经获得了非常有效的应对手段。

徐达的回答获得了一片掌声,连杨思义也连连点头,看来他对徐达的回答也非常满意。

再经过几次无关紧要的辩论,资政院同意对宣战案进行最后表决,也就是意味着通过了二读。没有怎么最后总结发言,程序直接进入到三读表决。淮西系在资政院原本就占据近半票数,再加上赞同宣战的太平备,不用一读、二读直接三读都可以通过,只是程序如此,必须这么走一遭,否则会被反对的资政大夫斥之为无效,而皇帝陛下也不会批准的。

二百六十七位资政大夫举手同意,看来除了淮西系、太平系,江西系和北方系也有部分资政大夫投票同意了;五十一位资政大夫举手反对,他们多是江西系和北方系,反对的原因他们刚才也说了,去年夏天长江流域发生了一次大水灾。两湖、江西受灾最严重;秋天山东、河北又发生了一次蝗灾,损失不他们希望内阁推迟对南掌作战,以免浩大的军费开支影响到今年对这些地区的灾后重建投入。虽然李善长代表内阁已经说明,今年内阁年度度支已经预留出足够的钱帮助这几省恢复生产和预防洪虫灾害。但是看来这些资政大夫对李善长的解释并不接受。毕竟两湖、江西是江西派的根基,河北、山东是北方派的根基,在这些资政大夫心中冉有重要的个置。

不过赞同的超过与会的一半人数,提案被通过,冯国用当即宣布资政院审议内阁对南掌宣战案通过,然后在提案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也请一直端坐无语的刘基签字,而丁德兴、杨思义、陶安、缪大亨等荣禄资政大夫也在上面签字。荣禄资政大夫倒不用全部签字,只要满了五人即可,代表着他们认证了这份提案是合法通过的。接着冯国用又随机找了五位投了赞同票的资政大夫签字,然后呈递给也一直默言无语的刘浩然跟前。

李善长连忙定了定神。对众多资政大夫言道:“请诸位资政大夫审议内阁对南掌宣战提议然后将会场主导权交给坐在第二高的主席台上的冯国用,自己坐回到椅子上。这是资政院专门为内阁成员准备的地方,孤零零单独一处。因为在审议提案时资政大夫按照例需耍诺问,了解内阁提案的原因。可能产生的影响等等,还要进行辩论,再根据这些情况进行表决。

冯国用咳“出万沼切合作却是没有问题,李善长、冯国用等人叉都灭朋川八,知道到什么程度便适可而止。但是刘浩然已经在心里给自己提了个醒,自己虽然是皇帝,但是你不能保证每一个臣子和每一个利益集团都无条件忠于自己,当利益相符时。忠诚是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利益相冲突时,忠诚就需要值得斟酌了。从这个方面来说,刘浩然知道自己任重而道远,别的不说,至少要为刘家子孙后代着想,不能让他们在这种利益集团冲突中被牺牲。

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与这些集团派系的利益相冲突,不揽权、不涉及派系之争,你们在下面谁争赢了,递上来交给我盖个章就行了。自己为刘家皇室挣下一笔巨大的财富,可以说是大明最富之家族,而且这些财富与大明工商界、各派利益以一种互利互惠的方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随着大明的发展在迅速增加,因此没有必要去为了某些财富利益去跟别人去争,等着收利息都够皇室吃上百辈子了。

不过这些都不是刘浩然现在首要考虑的,他现在必须先将内阁这份请立太子的奏章应付过去,如果直接拒绝,淮西系可能会认为刘焕琰没有被立为太子是因为其母集不够尊崇,因此有可能将矛头指向皇后。只要把皇后薛如云拉下马。就算不册立耿氏为皇后,几位皇子就处在同一了,那么一切都好说了。

怎么答复内阁呢?刘浩然心中纠结和盘算不已,在他出神的时候,丁德兴对徐达的楼问结束了。接着是其他资政大夫的诺问。重要和关键的问题都已经问过了。其他资政大夫的问题都是不痛不痒。

刘浩然大笔一挥,签下自己的名字,再从身边的国务秘书杨益言接过“大明皇帝行堕”的印奎盖上,于是对南掌宣战提案算是正式生效了。至于接过提奉的李善长怎么去打,派谁去打,调多少兵去打,就不在资政大夫们考虑的范围之内。只要你战事不利。旷日持久,届时资政院弹劾你内阁就走了。至于花多少钱,由于专门管钱的奉议院还没有成立,资政院也无权去问。因此空出的窟窿你内阁自己去填,只是你误了其它政事,资政院就照弹不误。狐一洲。然后大声言道!“根据程序,开始可有资政犬夫公门。

待到诺问完毕,冯国用便宣布进行三读程序,也就走进行辩论的阶段。首先丁德兴起身。代表军事科已经统一的意见对内阁向南掌宣战案表示同意,这也就意味着宣战案已经通过一读程序。

接着度支赋税科的召集人杨思义起身发表了不同意见,主要是针对南掌战事的预算和收益提出的质疑,因为南掌丛里密布,闷湿炎热,又民风彪悍,明军对南掌用兵,投放太少怕影响战果,投放太多又耗费巨大。杨思义还担心万一南掌军民利用地理优势,将明军拖入旷日持久的“游击战”那耗费就不是一般大了。从另一方面,南掌除了产稻米和木材,没有什么特产。明军对其用兵,恐怕收益远远填不上作战的军费。现在明军已经进入热兵器时代,打得就是钱,杨思义不得不慎重考虑。

杨思义是大明第一任户部尚书、计部尚书,现在除了担任荣禄资政大夫,还是南京大学度支系教授、弘文院赋税度支研究所院士,德高望重,又是江西学派的领军人物,所以说出的质疑很有分量。众人不由开始小声议论。

冯国用拍了拍唯独他有的惊案木,让会场恢复平静,然后示意徐达回答质疑。现在虽然已经过了诺问阶段,但是做为内阁一员的徐达有责任为资政大夫解答疑问。

徐达首先从南掌的的理位置进行解答,他指出,南掌的位置太重要了,它可以直接影响到安南、云南,辐射广西和安曼。安南是大明灭了越陈后建立的,大将汤和在那里坐镇了好几年,确实费了一番功夫才安定下来;云南则是民族众多,地方土司强势,大明好容易借刀杀人将他们解决了,但是遗留的隐患不万一南掌对安南和云南的敌对势力进行扶植,很容易又升起巨大波澜,而且很容易蔓及到才占据的安曼和腹地广西。所以说,现在南掌是大明南疆的一处隐患,不管耗费多大的人力物力必须解决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