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 41、驱傩 (推荐一本汉末皇戚的小说)

41、驱傩 (推荐一本汉末皇戚的小说)(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诚祈皇天后土、四方神灵,佑我营中将士,身体康健,魑魅魍魉,荡除涤尽!”

随着董卓主营的驱傩的鼓声开始响起,其他各个营盘的鼓声也依据顺序,节奏分明起响起,各自开始了营中的驱傩仪式。

方相神,驱疫辟邪之神,是挑选营中身材雄伟之人前来扮演,连带着十二神兽的人选,也都是挑选军中的锐卒担任。

驱傩仪式由阎行亲自主持,关于方相神的人选,阎行最终选了马蔺前来担任,马蔺身处粗壮而且重义气,在军中也颇有人望,正好由他领着十二名锐卒,欢呼起舞,周巡军营,驱逐疫鬼。

马蔺面着飞廉面当,披着绛红色的战袍,一身盔甲,手持长戈,与另外十二名锐卒高唱起舞,绕着军营之中,跑了一圈,最后来到了阎行所在的军帐之前,这里不仅有诸多军吏、士卒已经列阵等候,更有临时充当伥子的亲卫士卒堆起篝火,高唱十二神兽歌。

“甲作食凶,巯胃食虎,雄伯食魅,揽诸食咎,

冬日里在上林苑的大阅就这样在一片“万寿无极”的祝贺声中落下帷幕。

而不管董卓本人的意愿如何,关东各州郡之间的蠢蠢欲动的迹象也已经变成了明目张胆的摇旗呐喊,雒阳朝野上下的一场大风暴也即将来袭。

就在冬季里片片的雪花之中,雒阳城即将迎来了重新恢复的中平六年的腊日节庆。

许慎《说文解字》中说道,“腊,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意思是腊日是冬至后的第三个戍日,这是一个古老的节日,可以追朔到三代之时,虽然在秦朝之时,一度被废弃,但到了汉时,又再次兴盛起来。

本朝重视文教和孝道,在腊日里不仅会祭祀百神,而且还要祭祀先人祖宗。并且在腊日到来的前一天夜晚,还要进行大规模的驱傩仪式,民间各家各户都会击鼓驱除疫鬼,称为“逐除”,而宫中、权贵之家则会举行不同规模的“大傩逐疫”的仪式,向上天祈求富贵永享、无病无灾。

伯奇食梦,磔死寄生,委随食观,错断食巨,

······”

甲作、巯胃、雄伯、腾简、揽诸、伯奇、强梁、祖明、委随、错断、穷奇、腾根,这十二只神兽,都是传说中能够吃掉各种恶鬼、疾病的凶兽,今夜由十二名全身戎装的锐士面带飞廉面当临时扮演,倒也自有一番气势,能够震得住场面。

在鼓声之中,随着一曲十二神兽完毕,马蔺带着十二名锐卒将代表恶鬼的布幅扔到了篝火之中,再次欢呼起舞,另外等候一旁的飞廉骑士,很快就在篝火上点燃火把,高举着火把,策马出营,汇合其他营地的派出的骑兵,一同将炬火投到洛水之中。

而主持驱傩仪式的阎行也得在最后向百神行礼祈祷。

阎行因功升为别部司马,虽然依然是归宿徐荣的麾下,但却是真正意思上能够独立一营了,今夜里,他的营中同样要举行驱傩的仪式。

驱傩的仪式要数宫中的“大傩”规模最大,步骤分为先倡、后儛、再驱疫。倡的步骤是挑选宫中的中黄门子弟年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百二十人作为伥子,头裹赤帻,身穿皂衣,手持大鼗,高唱“十二神兽歌”。

儛的步骤是由黄金四目的方相氏的扮演者,身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驱逐禁中的恶鬼,与十二神兽共同欢呼起舞,周巡前后宫省三遍。

而最后驱疫的步骤则是将那些代表恶鬼、疫鬼的条幅聚拢在一起,付之一炬,并点燃炬火,派人送疫出端门,门外又有驺骑传炬出宫,宫门之外又有北军五营专门派出的骑士相继传火,最后将代表疫鬼的火炬丢弃到洛水中去。

这套宫中繁琐的大规模“大傩”仪式自然不适合在军中使用,不过军中依然有一套简化的仪式可以适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