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 45、为政焉得人人济

45、为政焉得人人济(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阎行看了看也正目视着他的裴徽,脸色郑重说道:

“范镛、张朗之徒,皆有残民犯法之举,又狼狈勾结,抵抗法度,为大局计,为生民计,艳故不得不急除而已。”

“圣人之教,仁义为先,孟子见梁惠王曰‘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而今校尉身负讨贼之重则,上任伊始则大行刑罚之道,以杀人立威,绛邑士民心有悸悸,窃为校尉所不取也!”

跟随阎行来到裴家的周良,原先一直收敛精神、蓄势以待,如今听到裴家的人引经据典、出言诘难,他一双黑眼珠子快速地转了转,迅速说道:

“裴君此言差矣,孟子言‘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范镛、张朗之徒残民不法久矣,绛邑之民有倒悬之危,我家校尉追慕先贤之风,急民之难,不顾身负擅杀专横之恶名,为民除恶,攘除奸凶,一县之民赖之以安,士民感激庆祝,何来心有悸悸之说,还请裴君为我解惑。”

寒暄过后,裴潜虽然还没有看出面前的这位荡寇校尉,显露出多少与裴姝所称赞的,相匹配的才能或者志向,但也感觉其人态度谦和沉稳,确实不似寻常的武人。

想到了裴姝的赞誉,上首的裴潜也多了几分和阎行畅谈的意趣,因为阎行乃是武人,因此裴潜也就选择从当下的河东北境战事开始,这战事乃是阎行所亲身经历所熟悉的,也是众多河东士民翘首关注的,其中又有阎行击退强寇的得意事,自然是最适合攀谈的话题。

“白波贼寇自临汾城下败退之后,目前已经龟缩到了白波谷到平阳一线,不过贼寇虽然新败,士气颓丧,可人数依旧是我方将士数倍,急切之间难以攻下,战局只怕还有反复之势。”

听到阎行对自己击退强敌的得意战绩一笔带过,只是着重谈到了当下敌我双方僵持对峙的僵局,裴潜在心中啧啧称奇,又继续问道:

“白波猖獗,多亏了有校尉的精兵强将,这河东北境才没有尽数沦陷,只是听闻前方大军接纳了不少逃难的民众,赈济之下转运繁重——”

周良原本是落魄三辅的寒士,腹中倒也一些文墨,口才也自诩不凡,当即就也引用孟子的经典反驳回去,为阎行之前的行为辩护。

裴徽将注意力转到了其貌不扬的周良身上,想起这位阎行麾下的“待事史”,裴徽呵然一笑,语气却是咄咄逼人。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拥一军之利,行生杀之权,威行一县之地,德化未行,虽托以安民之名,恐难文过饰非,道无怨言,非民不为也,实不敢为也!”

周良听完裴徽诘难的话语,也哈哈笑了起来,裴徽看到周良大笑,自己脸上的笑容反而收了起来,他直视周良,启唇问道:

军需后勤转运艰难,临汾、绛邑两地无法长时间供应如此多的军队、民众,这是不争的事实,阎行前来裴家,有意要向闻喜的大姓求助,不过这其中又牵涉到了军中的机密所在,他不愿意深谈,只是颔首说道:

“确有此事。”

裴潜、裴徽乃是精明敏锐之人,自然能够看出阎行虽有意向裴家求助,但话语中却不想要过多泄露军中的机密,裴潜倒还稳重,裴徽却不免生起了几分轻视之心,在他看来,阎行明明有求于人,还故作持重,这就未免太好笑了。

“在下不才,久闻校尉威名,不过人言沸沸,不免有一疑问,校尉既然是为讨贼而来,又缘何初入绛邑则诛杀守绛邑长,治军则杀郡兵二司马,如此这般,虽战功赫赫,却难免有擅杀之嫌!”

裴徽在等到兄长裴潜和阎行寒暄和简单交谈之后,有意要辩驳一下被裴姝赞誉有加的阎行的行为,故而率先开口,向阎行发难驳问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