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远征欧洲 > 380 不服输的潘兴

380 不服输的潘兴(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让潘兴非常失望,潘兴本来打算在9月7号进攻圣米迦勒,但由于法军的大炮移动缓慢不得不推迟,如果法军大炮能及时到位,潘兴有信心打出一场足以令美军扬眉吐气的战役。

只有潘兴对德国的善意不感冒,到8月份,在法国的美军士兵已经达到1oo万人,这些人都是身体强壮精力充沛的小伙子,他们渴望建功立业,当然不会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同意结束战争。

于是战争继续,潘兴集结了1oo万美军,在11万法军和3ooo门火炮的配合下,准备进攻德军防线上的圣米耶勒突出部。

战争打到现在,法军士兵已经不想作战,他们打心眼里厌恶战争,哪怕是开上战场,法军士兵也只承担炮兵之类的辅助工作,很少有冲在一线上厮杀的。

在世界大战中,法军的炮兵进步很大。

战前,法国人走了弯路,他们醉心于75小姐优秀的性能,拒绝任何改造。

英、法联军加入之后,奥地利人再次失利,他们在第二天就被赶回出点,然后节节败退。

截止到25号,奥地利人有14.2万人伤亡,数万人被俘。

这对奥匈帝国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因为奥匈帝国国内已经没有了兵源,在被俘的那些人中,有些人甚至是第二次被俘。

要知道,当初协约国释放这些战俘的时候,他们都承诺不再加入战争。

但现在他们违背了自己的承诺,所以会遭受长时间的劳役作为惩罚。

在世界大战开始时,法国只有3oo门中大口径火炮,到了1918年,法国已经有了6ooo门。

鲁登道夫遇刺后,德军的指挥权重新回到兴登堡手中。

兴登堡再次从幕后走上前台,主持已经摇摇欲坠地战局。

此时的德军,虽然伤亡惨重,但仍有1oo个师可以用于作战,但他们的防线很长,因为太过分散,这严重影响了德军的战斗力。

兴登堡走上前台之后不久布了第一个命令,兴登堡命令部队放弃大概2oo平方英里、纵深达13英里的法国土地——整个圣米迦勒突出部。

不仅是德国人对奥匈帝国失去了信心,奥匈帝国自己人也开始四分五裂,匈牙利想作为一个国家独立出去,这时分裂的征兆,卡尔一世尽力挽救他的帝国,为了维持局面,卡尔一世宣布将帝国转化为联邦,所有的民族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国家委员会,甚至连卢塞尼亚这样的小民族都可以。

卡尔一世的努力再次失败了,他的想法不仅没有凝聚已经四分五裂的人心,反而滋生了更多人的野心,很多国家宣布自治,那些非奥地利人组成的部队,比如克罗地亚人、捷克人、马扎尔人组成的部队纷纷解散,士兵们扔掉没有子弹的步枪选择返回家乡。

看上去,奥匈帝国的覆灭指日可待。

这样的奥匈帝国是没有任何底牌的,于是协约国没有给卡尔一世想要的和平,卡尔一世的国家正在崩溃。

德国人释放的和平信号让所有人都不得不重视,因为德国还保有战斗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