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远征欧洲 > 877 一声叹息

877 一声叹息(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事情不一定按照你们想要的结果发展,就算是我们把伊拉克人赶出叙利亚,等到我们撤军的时候,伊拉克人会不会反扑?难道到时候要再折腾一次?”秦致远不赞成法国人的见好就收,打蛇不死反受其害的事在华人历史上有无数案例。

“如果需要的话,到时候再折腾一次也没什么——您知道的,明年是大选年——”汉克·比彻说话的时候一脸坦诚。

大选年!

这对于“民主”法国来说绝对是个很热闹的年头,法国其实前年刚刚进行过大选,但严格说起来,那并不是正常交接,扑恩加莱和德沙内尔的那一次才是。

德沙内尔是因为“身体不适”,无法履行总统职责,所以亚历山大·米勒兰才得以上台,正常情况下,法国要到1924年也就是明年才会进行下一次大选。

秦致远这里有叙伊战争的详细资料,伊拉克人现在有编号的师已经达到二十一个,其中超过半数齐装满员,这些部队和英军的编制一样,每个师的人数大概是一万五千人,装备精良,火力强大——

至少和叙利亚人相比,伊拉克人算得上“装备精良、火力强大”。

法国人虽然准备用武力驱逐伊拉克人,但并没有决一死战的决心,法国人虽然在叙利亚组建了部队,但仅仅只有七个师,而且还都不满员,这和叙利亚的人口基数有关,更和法国人的决心有关,毕竟这些部队连基本的步枪都达不到人手一支的程度。

法国人实在是太吝啬了。

或者说,混乱的法国社会状况让法国人没办法集中精力提供最大程度的支援。

汉克·比彻说完,秦致远马上就明白了汉克·比彻的意思。

所谓的“大选年”,也就是说,只要叙利亚没有在亚历山大·米勒兰的任期内丢失,那就和亚历山大·米勒兰无关,等到大选之后,亚历山大·米勒兰还能不能继续担任总统犹未可知,所以亚历山大·米勒兰犯不上为下一任总统背锅。

真特么狗屁倒灶的民主!

“不不不,我们没想着把伊拉克人彻底击败,只要把他们赶出叙利亚就行,我们不打算打一场全面战争,仅限于中东一地。”汉克·比彻不经意间交了底,这让秦致远有点失望。

汉克·比彻说得没错,法国和英国虽然在中东正在作战,而且也因为在对待德国的问题上无法取得统一现在关系比较僵,但同时在其他区域,法国和英国还保持着合作,特别是在非洲的喀麦隆,法国和英国正在联手绞杀喀麦隆人的反抗斗争。

喀麦隆原来是德国的殖民地,世界大战后,德国被迫放弃喀麦隆。德国人也是不安好心,临走的时候,德国人全部撤离喀麦隆,但是把武器都留了下来,非洲兄弟们还是很可爱的,有枪和没有枪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种族,被武装起来的喀麦隆人马上开始了武装反抗,并且有往周边地区蔓延的趋势。

喀麦隆地处英属尼日利亚和法属西非中间,世界大战后,英国人和法国人瓜分了喀麦隆,喀麦隆被分为英国托管区和法国托管区,为了对付喀麦隆人,非洲的英国人和法国人不得不放弃分歧携起手来并肩作战。

看看中东再看看非洲,这个世界真混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