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农 > 第一百七十二章 好大一坑(二)

第一百七十二章 好大一坑(二)(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卫公?乐休?”长孙皇后眼睛扫了一圈,然后吃了一惊:“怎么连你们都惊动了?到底什么事儿?”

李治给长孙皇后扶到首位上坐好,然后恭恭敬敬给刚才卫公和我的一番推论说了,最后道:“正因为事出紧急,所以儿臣才鸣钟议事的。”

长孙皇后一路听李治解释,越听眉头皱的越紧,最后再次给军报看了一遍,然后把军报往案子上一放,揉揉额头道:“果然果然我等皆被大胜的消息冲昏了头脑,错非卫公和乐休在,恐怕真的就失之应对,悔恨终身了。”

大厅之上没人吭声,都等着长孙皇后指示。

“这议事,有为善、梁公(房玄龄)和登善(褚遂良)主持。卫公、乐休,你们随我到后面商议一下。”长孙皇后揉揉额头,然后发话道:“等会儿我会送条子到前面来的。”

看看李治,发现他的油汗也下来了。

“杨万春这一手,等于用他一人的性命,保全了一批高句丽反抗军兵的性命,而且化整为零,化明为暗,这存的什么心思,不用我说,殿下您也知道。”我顿了顿道:“如今高宝藏只是不得已才当我大唐的傀儡,手下更是收拢了十余万军兵。而且高句丽百姓之中,仇视我大唐的大有人在,如果这些材料被杨万春洒出来的火种一点,那就是一片燎原大火。殿下想想,我大唐十几万大军,现在全深入到了高句丽腹地,这一把火烧下来,能全身回国的,还剩几个?”

满屋子,竟然没人说的出话来了。

“最后……”我指指军报上的最末位:“我军入平壤后,拨粮草给断粮的高句丽百姓这一条,敢问殿下,就凭我军带的那些粮草,能支撑到几时?拨给了平壤,那别的地方要,我们拨不拨?拨,我们吃什么?不拨,等于火上浇油,逼着高句丽人反我们。一旦我军粮绝,这后果和损失,说句大不敬的话,咱大唐伤不起啊若要验证卫公和我的这番推论,最简单的就看这几天内是否有新的军报到。按了兵部惯例,十天一份军报。按日子算算,这两天内新的军报肯定是要到的,若是军报不到,那意味着什么?在座诸位心知肚明,何须乐休多言?”

李治听我一席话说完,已经是满头大汗。

“是”所有人都躬身应道。

长孙皇后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这事儿大厅里议论的就是表面文章,真正拿主意的还得她来。

他左右看看目瞪口呆的褚遂良和眉头紧皱的房玄龄,最后一咬牙:“鸣钟议事”

“咣——咣——咣——”太子府的警钟长鸣九响,这意味着十万火急,凡长安城内,六品以上官员必须在半个时辰内赶到太子府议事,否则就得看人品,运气好,一顿廷杖后罚俸,运气不好,撞枪眼儿上,那后果就不一定了。

警钟一响,当先来的是一尊大神,谁啊?长孙皇后

“为善,好端端的为何鸣钟议事?”长孙皇后疾步走进太子府大厅,看见李治直接就问。

“拜见母后”、“参见皇后”大厅里人人都行礼问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