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寒门称王 > 第一百九十九章 ,陶侃的用处

第一百九十九章 ,陶侃的用处(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刁协却有些诧异道:“陶侃,他不是王敦手下大将,而且素有清名么?”

刘隗解释道:“陶侃有清名不假,可再某来此人乃是一个沽名钓誉之辈。当日荆州刺史华轶与陶侃交好,华轶曾表陶侃为扬武将军,率兵三千,屯夏口。而侃侄陶臻当了华轶的参军。

司马睿一听,心下不快,但还是理科住了口,他刚刚说的话的确有失尊卑。

长安的至尊都没说大晋要亡的话,他一个偏安江左的王爷的确更没资格说出这话,现在大晋若亡,也只能是亡在司马邺手里,除非他司马睿能蓟城至尊之位。

而且建康城中不知道有多少王敦的眼线,若真被他知晓,只怕就会给自己安个大不敬之罪,然后废掉。

刘隗却淡淡道:“还不至于,王敦并不希望长安之人做大,那边若能顺利光复北地,中兴大晋,对王敦并无好处,除非王敦肯投靠效忠至尊。

因此,主公在某一点上其实与他是可以结盟的,只是王敦虎狼之辈,欲纵容欲难以收拾,主公现在若想控制王敦,有两点要做。”

就算戴将军你手下有三百健儿,可是那王敦每次出行都至少带千人以上的骑军,而且王敦身边有一猛将,名曰沈充,豪勇非常,正当壮年,有万夫不当之勇,当日曾以数十骑杀退贼兵数千,救王敦于沙场。

现在,那沈充整日呆在王敦身边,随王敦一起出行各处,若要除王敦,必先除沈充,不知道戴将军可有信心击败他么?”

戴渊闻言,花白的头颅慢慢低垂下去,他年轻时也是纵横江淮的悍匪,不曾畏惧过谁,可现在毕竟已经五十余岁,马上临近花甲,而那沈充他也曾见过,身高近丈,单手能举起五百斤的石锁,人皆称是江左小霸王再世,他的确没有信心能对抗。

而且,问题的关键不是他怕死,而是他死后事情败露必然连累司马睿,这是他所不想到的。

见戴渊沉默,刘隗却继续道:“就算戴将军你能用计击败沈充,甚至诛杀王敦,可现在这建康城中的军士已经尽为王敦收买,大人您镇以为凭借主公一道命令,他们就会对琅琊王氏动手么?

司马睿一听,虽然刘隗这实话说的让人不太舒服,但毕竟是为他着想,却是眼睛一亮,马上问:“请大连先生教我”

刘隗沉吟道:“第一,却是不能一味屈从王敦,我的意思不是要主公反抗,而是要适当表现出自己的愤怒,人非草木,岂能无情,主公一味装出懦弱的模样退让,王敦不但不会相信,反而会心有提防,甚至更加派人监视主公行踪,而且主公退让太过,也会让观望的世家彻底失望,倒向王敦,毕竟他们也不想投靠一个一无是处的昏聩之主;

其二,主公要尽量扶持一个可以和王敦抗衡的之人,王敦手有军权,主公也必须有军权,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司马睿忙问:“江左军权都在王敦逆贼掌控之中,何人肯为我所用?”

刘隗沉吟道:“这个人必须表面是王敦一系,才不会为王敦所防;这个人还要出身寒门,主公可以用高官厚禄收买;这个人可以为了名利追随主公……而那先后为剿灭华轶、击败反贼杜?的荆州刺史陶侃就是主公需要拉拢的第一人”

而且,若王敦身死,那城外的王导必然会领导琅琊王氏为自己的兄弟报仇,王氏一族在江左经营多年,手下私兵就有上万。一旦发难,那时候不但主公,我等也皆要遇害。而且,就算你能灭王氏满门,可有了王氏的前车之鉴,那江左士族还有哪一家敢为主公所用,他们若都因此不肯支持主公,主公将来还如何成就大业?

所以,非隗畏惧王敦不肯尽命,也非我不忠心,只是如今贸然出手,我等身死无妨,但却会连累主公,到时候逼**人提早动手,我等就算死后也要不安。如前朝高贵乡公曹髦,在没有实力的情况下,不听忠臣王经劝阻,一意孤行要对文皇帝(司马昭被司马炎追封为此号)下手,却被成济刺死,这难道不就是血淋淋的教训么?”

戴渊听完,面如土色,想要反驳却说不出话来,刁协也是连连点头。

司马睿一听,顿时面色连变,然后再次悲泣道:“难道大晋要亡在我司马睿手中么?”

刁协一听,忙劝阻道:“主公,还有长安那位呢,您这话若传出去,王敦就更有借口对付您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