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铁血贞观 > 第一百零一章:李大忽悠

第一百零一章:李大忽悠(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李二点了点头闻到:“那我们可以多多的铸造铜钱呢?”

李承乾又是摇了摇头:“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因为新的铜钱初入市场的时候,总是要比旧的铜钱贵重,所以在你发出新铜钱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以前那些被藏起来的铜钱开始在市场上活跃,但是你新铸造的铜钱却不翼而飞了,一开始或许还有效果,但随着铜钱铸造的越来越多,市场一饱和,问题有重新出现了。”

“所以呢?”

李承乾此时嘿嘿笑了起来:“所以与其让他们自己藏钱,不如我们帮着他们存钱,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一个让我一直很重视的问题。”

看着李二有些疑惑李承乾笑道:“爹爹,比如程伯伯跟尉迟伯伯在咱家存了三百万贯铜钱,而刘伯伯未曾在家里存钱,只是将钱放在自己家里,若是有一日刘伯伯说要做皇上,程伯伯跟尉迟伯伯会怎么做?他会不会想到自己的钱还在咱家这里?若是将程伯伯跟尉迟伯伯换做普通百姓,你说那些百姓会怎么选?”

李承乾点了点头继续道:“再有就是军事,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跟他的国防实力息息相关,所谓富国强军,指的就是此理。不过我大唐看似政通人和,但实际上呢?您怕是比我更清楚。”

顿了一下,指着第一个圈说到:“百姓安康,这个我自不必说,大唐还算是人道的,百姓的土地很多,近些年也少有吞并之事,不过是有些灾祸,朝廷援助及时,也都有惊无险,不过过些年就不知道了,毕竟田地有数,人却是不断的增长。”许是觉得跑了提,用毛笔点了点那个圈说到:“就是这个经济繁荣,让孩儿看了免不了要多说一些。”

说着又从边上抽出一张纸,同样划了三个圈:“所谓买卖,有买有卖,这买卖都离不开一个钱字,别人说徐看见的是那些铜钱,银钱或者是金钱,而孩儿看到的,则是一种信,就比如绢,此物在大唐可以当做买卖的介质来用,但出了大唐,就成了布,没有一丝其余的用途。

当所有大唐人都认为这是钱,那么他就是钱,但靠什么来担保呢?就是朝廷,朝廷说他是钱,百姓也认为他是钱,所以这东西就成了钱,这就是大唐的信。”

李二仔细的将李承乾的话揉碎了,逐字逐句的分析了一翻,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这个问题绝对是李二最关系你的问题,他的话简直就像是一巨大的炸弹仍在了李二的心里,真的到了那时会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天下人的钱财集与自己一身,自己以后还会为钱财发愁么?有什么不是钱财解决不了的?没有粮食,买!没有军队!买!没有武器!买!如果真的有问题,那肯定是给的不够,在加钱就好了?

“接下来我们说铜,铜不止在大唐用,周边的国家也在用,但是用的很少,就比如番邦,他们从来都喜欢金银,很少有喜欢铜钱的,这铜钱便是在大唐有信,而在其余的国度,信用不够用了,所以我们要用比铜钱更有信用的东西,比如说银子,比如说金子。”

“那么说到底,大唐的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

“体制~大唐的经济没有一个完善的体制,人们将钱总是藏起来,就比如您,您将铜钱都藏在内库里,却将同样价值的绢或者是等价的粮食拿出去花,这就会出问题,外面的绢渐渐增多,铜钱就会慢慢变少,那么铜钱就开始变得值钱,而绢就开始变得不值钱,您一开始用一枚铜钱换了一尺绢布,但等到十年之后,您在用同样的一枚铜钱,却能换十尺绢布,这就会造成百姓赚的绢布跟以前一样,倒时你就会发现,百姓开始活不下去了。”

李二眼睛一瞪,有些恐惧的说到:“绢布,开始不值钱了。”

“不~不是绢布变得不值钱了,而是铜钱变的太值钱了,但实际上,两件货物的价值还是一样的,只是商人更愿意收铜钱,而不是绢布。铜换银,银换金都是同一个道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