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动力之王 > 第394章 在这儿等着呢

第394章 在这儿等着呢(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没错,公路就是人的血管,卡车就是血管里流动的红细胞,身体的各个部门能否得到充足的养分和氧气供应,全看红细胞的质量和数量,”大首长用最浅显比喻说明了这一点,他随即一转:“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难处啊,小陈你能不能在这个方面帮帮忙?”

“陈先生,生产成本和产能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吧?”某位陪同大首长来参加此次的活动的领导同志,忍不住插嘴问了一句。

“……”

陈耕的嘴角抽动了一下,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理论上,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单一产品的生产成本是一定一定会随之下降的,什么情况下生产成本不会随着产能的增加而扩大呢?嗯,就是在当前华夏的国有企业当中,也只有这个时代的国有企业,才能干出产能越大、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越高的怪事,这其中的内情,随便一个傻子也能说出个一二三四来。

但问题是虽然知道这个问题,可这让自己怎么回答?

大首长都这说了,陈耕自然也就不好推辞,他思索了片刻,才认真的说道:“我进入这个行业的时间并不长,对这个行业的了解也并不够深,虽然有些看法,但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不是很准确,有什么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见谅。”

大首长摇摇头:“小陈你太客气了,在场的人,有一个算一个,要说论起对世界汽车工业的见解,你绝对是最深的一个,我们也需要对自身的情况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我们还是知道的,小陈你尽管实话实说。”

既然大首长是真心实意的想要了解到华夏的汽车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而不是所谓的恭维和你好我好大家好,陈耕也就不再绕圈子,直言不讳的道:“首先是产能问题,在我看来,能生产什么车并不是排在第一位的,而是某款车的产能有多大。

这些天来我和魔都的领导、朋友们聊天,听到他们对魔都汽车制造厂从成立到现在以来生产了差不多两万辆SH760型小轿车很自豪,说魔都汽车制造厂生产的SH760轿车是一汽生产的红旗轿车的十倍还要多。

但是坦率的说,我不觉得这有什么好自豪的,不说AMC就有40万的年产能,就说在我收购AMC之前,我的改装厂就能年产各类量产改装车近5000辆,而这个产能,在美国汽车工业界根本就排不上号。”

好在大首长也没有让陈耕回答的意思,他只是看了那个提出这个问题的那位领导同志一眼,对陈耕摆摆手,说道:“小陈,你接着说。”

那位应该是搞政工工作的领导同志也意识到自己可能问了一个很愚蠢的问题,一张脸上顿时讪讪的。

不用回答这个当众抽所有人脸的问题了,陈耕松了一口气,赶忙说道:“我听说一汽的卡车的年产能是一万辆还是两万辆?如果他们的年产能达到十万辆、二十万辆甚至是50万辆呢?成本可以下降多少?对于整个华夏的经济又是多大的拉动作用?如果整个华夏能够达到年产100万辆卡车呢?嗯,我认为,如果能够保持这个产能,每年起码可以拉动两三个点的GDP。”

陈耕的回答,让大首长有些意外:“所以小陈你的意思,是认为华夏眼下应该优先发展卡车?”

“是,”陈耕点点头:“我觉得对于眼下资金有限的华夏来说,乘用车的发展可以适当的放缓,重点发展商用车以及配套的基础设施,比如道路和沿途的加油站……毕竟,乘用车只是一个纯消耗品,是会随着使用而不断贬值的,而商用车是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

“……”

这就有点打脸了。

很多都笑不出来了:当自己为魔都汽车制造厂的产能是一汽轿车的十倍还要多的时候,竟然没发现自己这个产能根本就不值得别人正眼看自己一眼?

可在场的人,有一个算一个,谁都没觉得陈耕的这番话是在给自己难看,因为他们都清楚,陈耕只是在简单的陈述一个事实,如此而已。

“量变是可以引起质变的,”陈耕接着说道:“按照一般的生产规律,产能越大,成本就被均摊的越低,成本越低,也就可以让更多的生产单位拥有这种生产资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