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肌肉大导演 > 第319章 千里驰援

第319章 千里驰援(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对于这种败坏行业的行为,董熹不可能视而不见,反正孙海平私底下找人联系了给冯裤子投资的那位爷。

把事这么一说,对方虽然将信将疑,但怀疑的种子一旦埋下,条件成熟就会生根发芽。

孙海平这人别的本事没有,但是看人下菜的能力绝对一流。

不过从去年开始,熹子影视的三部过亿票房的电影,彻底将资本的目光吸引过来。

很多有钱的、有势的开始往这个圈子里挤,比如退出华义兄弟的冯晓刚,就搭上了一位金主,拉上老朋友张国礼组建了一个新剧组。

《温故1942》,听这名字就知道不是他擅长的贺岁片。

熹子打听的消息时,这是部根据刘震云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

讲述的是一个关于饥饿的历史故事,以1942年河南大旱为背景……

在很多人眼里,导演留下的没用个镜头,都是在表现什么。

当然,首先这部戏需要成功。

否则没几个人愿意去解读每一个镜头。

董熹出道至今,唯有第二部电影《燃烧》入选了北影的内部教材电影,被反复的解读过。

而其他作品,哪怕是同样得到过三大奖项的《驭风少年》也没有得到青睐。

据说1993年,刘震云就把小说交到冯晓刚的手里。

原本在华义兄弟的时候,这部戏就被立项过,但是后来不了了之。

这也是冯裤子和大小王的裂痕开始出现的征兆,所以今年结束和华义兄弟的合约后,冯裤子迫不及待的自立山头,重启该片。

也不知道从哪里骗了个傻财主,号称成本2000万元。

一听这个数董熹就乐了,要不是冯晓刚打算粗制滥造,要不就是他想着玩姜闻那套,半路加钱!

他后期的作品商业属性太过于浓厚,电影学院会在内部播放,但是没必要过多的解读。

现在的国内学院派,还是以文艺片为主,并不会鼓励学生向着商业靠拢。

所以现在很多学校导演系的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贾铃似的,有一个牛逼的大哥。

这年头,拍院线商业电影能赚钱的都没几个,更别提投资文艺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