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周王侯 > 第一一一二章 血色黄昏(序章)

第一一一二章 血色黄昏(序章)(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正在兴奋劲头上的郭冕哪里听得进去这些话,若不是林觉帮了他许多,当时便没好话了。不过,林觉的身份摆在那里,不论其为自己当上太子的幕后功臣,那也是大周的三司使,郭冕倒也明白不能造次。于是嘴上敷衍了一番,表示林觉说的很对,但从此之后便再也没有邀

请过林觉一次了。

林觉很是无奈,但选择了郭冕,便注定是这个结果。但愿他只是喝喝酒玩玩乐乐而已,这些其实也无大害。可别登基之后乱出主意便好。倘若将来郭冕在朝政上荒唐,那自己是一定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自己必须要为自己推崇的人负责,不能让他搞乱大周,搞乱国家。

于是乎,朝廷的早朝开始变的短暂而尴尬。往往上了早朝之后突然发现没什么事可议论,因为三大衙门都表示无事可奏。大伙儿就这么干瞪眼站着,最后只能仓促宣布退朝。

很多人认为朝中本无事,庸人不必扰之。朝廷里吵了两年多的时间,乱了两年多的时间,现在安静下来或许是好的兆头。就连郭冲也一度认为,立太子之事是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一下子掐断了纷乱的根源,所以大伙儿现在都偃旗息鼓了。但是很明显,这种安静并不是什么好兆头。似乎有人在消极怠工,一切的安静都似乎在酝酿着什么。

郭冲也分别召见了吕中天和杨俊谈了话,着重的解释了自己立郭冕为太子的立场和想法。吕中天表示,在立太子之事上他绝对拥护皇上的选择,请皇上不必多虑,而且还将郭旭大大的贬损了一番,说自己老迈昏聩,看错了人。说郭旭其实并不是太子的最佳人选,他早就想将这些话禀报皇上了,但又怕失了臣子的本分云云。吕中天的话让郭冲放下了心,毕竟老臣还是老臣,还是能有所担当的,他既然这么想,那么事情便不大。

倒是杨俊,在郭冲召见时表达了一些不满。不过大意也是,两位皇子谁当太子其实都可以,但皇上应该跟大臣们商量商量,而不是突然的宣布。让人感觉皇上对臣下有防范之心,让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郭冲做了一番抚慰,他知道杨俊心里在想什么,他召来郭冕,亲自当着杨俊的面告诉郭冕说:杨枢密乃股肱之臣,将来他即位之后,也必须倚重杨枢密,杨枢密也会全力辅佐他云云。这些都是为了弥合宽慰杨俊的心,同时自然也是调和郭冕和杨俊这些重臣之间的矛盾。郭冲心里还是很清楚的,倘若这些疙瘩不解开,将来还是会有麻烦。其实郭冲一直不明白的是,杨俊本不该参与到这太子之位的人选站队之中,他选边站其实是最为不智的作法。只是这句话终究还是没问出口。

吴春来缓缓点头道:“当然,这是吕相要我亲口对王爷说的话。”

郭旭皱眉道:“我想不出还有什么回天之策啊,现在郭冕已经是太子了,我们还能做什么?”

吴春来沉声道:“吕相让我问王爷,王爷可记得前几日吕相来见王爷所说的话。王爷说,那些话王爷若是不明白,便好好的想。想明白了,有了答案便去见吕相,吕相自然会帮王爷。倘若王爷没想明白,那便不用去。只是请王爷一定在郭冕登基之前想清楚此事,郭冕一旦登基,那便什么都不用想了。大伙儿洗干净脖子,等着挨刀便是。”

郭旭怔怔的看着吴春来,呆呆无语。

吴春来起身来轻声道:“春来将话带到了,不打搅王爷想事情了,春来告辞!”

谈话之后,情形好了一些,但朝会上也还是以安静沉寂的气氛为主。吕中天和杨俊也甚少奏议事务。总之,朝廷之中呈现出一只颇为诡异的氛围来。

相较于吕中天杨俊等人的低调和沉寂,郭冕最近可是风光无限。被立为太子之后不久,郭冲便让他监国管事,朝上有些事情也特意让他做决断。只要不是太离谱,郭冲便都会准他的话。郭冲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既然立了郭冕为太子,则必须让他学会合理的处置政务,并且竖立他的权威。他必须为郭冕将来登基做好准备,要逐渐的让郭冕进入角色。

郭冕在朝堂上虽然出了几次笑话,但是有了父皇的力挺,这些都不是事。除了朝堂之上,私底下,郭冲也悉心的教导。没事便叫郭冕跟在身旁侍奉,随时提点他,希望他早日成熟起来。郭冕虽然放荡不羁,但他也明白,此刻是关键之时,在郭冲面前一定要保持得谦逊好学,沉稳练达。郭冕本就聪明过人,所以他的表现大致让郭冲满意,认为他即便不是最好的人选,那也不是个最差的选择。

但离了郭冲的眼前,郭冕的表现可就让人大跌眼镜了。自从太子的身份确立之后,他的太子府里几乎每天都是人满为患,客来客往。他本就喜好热闹风雅,一些人投其所好,以让他开心为己任,混迹在一处。天天宴饮诗酒,通宵达旦。郭冲多少知道一些,但却也只能叹息。当面是训斥一番,让他收敛。但这毕竟不是原则上的大问题,郭冕也一向都是如此,郭冲其实已经对此有了免疫力了,倒也没有特别的斥责。太子的面子还是要给一些的,郭冲深知其中的道理,未来大周之主,倘若打击过甚,将来不免畏畏缩缩,难当大任。

郭冕耿耿于怀的是,从自己成为太子之后,林觉竟然一次也没去他府上道贺。也拒绝了他多次的邀请。这让郭冕心里有些窝火起来。某一日,郭冕终于忍不住了,在早朝后拦下林觉询问缘由。林觉只告诉他,自己有太多的事情要办,实在没空。再三询问之下,林觉才说,倘若自己跟他过从甚密,对自己对他都没有好处。林觉还告诫郭冕,他的肩头胆子很重,得意莫忘形,未来大周的重担要他去挑,他必须努力的上进,多读书,多跟有识之士交谈,思索国家的命运,而非耽于诗酒享乐,这是浪费自己的精力和声望,于国家和他自己没有任何好处。越是现在春风得意,越是要想想如何居安思危,如何完成职责。

吴春来慢慢转身,悄无声息的离开了凉亭,出了院子离去。郭旭站在亭子里发愣,似乎一无所觉,呆若木鸡。

……

朝廷之中忽然陷入了某种奇怪的平静之中,与其说是平静,不如说是一片死寂要合适的多。政事堂和枢密院原本是在朝廷里最为喧嚣的两大官衙,平日里奏议之事也多如牛毛。朝堂上的争论也大多是这两个衙门里的事情。可是突然之间,所有人像是被封了口,上朝的时候吕中天和杨俊都闭口不说话,属下官员们也都成了哑巴。

三司衙门里虽

然也有很多棘手之事,但林觉的风格一向是自己能解决的绝不去求助朝廷。自己能办的事情,林觉宁愿和杨秀以及杜微渐两人商议讨论,也不愿意拿到朝廷上去跟那些人去讨论。因为那对事情的解决其实并无益处。更何况,以林觉和杨秀杜微渐三人的才智,三司衙门里的事情又怎么能难得倒他们?总是会想出解决的办法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