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血沃轩辕 > 第三部大地风云 二百四十七 举火自焚

第三部大地风云 二百四十七 举火自焚(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正在这个时候,有士兵前来报告,说在一座青楼上,公然悬挂起横幅,上面写着“有杀一贼者,赏银一两;有擒获李自成者,赏金百斤”!

本来就被崇祯逃跑而弄得心情大坏的李自成,亲自带着一众将领来到那青楼处。

李国桢沮丧得无话可说,连声称呼李自成为“陛下”,吞吞吐吐地说道:“陛下应运而兴,我愿意用余生为陛下效劳。”人居然厚颜无耻到了这个地步!

李自成勃然大怒:“你辜负你的君主,我为什么要用你这种没有忠心的人?误国奸贼难道还想求生吗?”

其他投降的官员一千二百多人,按照贼军的布告,身穿青衣,戴着小帽,前往会极门集合,自报姓名、职衔,等待牛金星的录用。

这些昔日八面威风的官僚,如今好像囚犯一样坐在地上,听凭贼军士兵的戏弄侮辱。

后来有目击者这样描述他们的丑态:“平日老成者,乖巧者,负文名才名者,哓哓利口者,昂昂负气者,至是,皆缩首低眉,直立如木偶,任兵卒侮谑,不敢出声。亦有削发成僧,帕首作病。种种丑态,笔下不尽绘。”

随即在妻子陆氏灵堂前自缢,被家人救下后,赋诗明志:“谁言信国非男子,延息移时何所为?”向皇宫方向跪拜号哭,纵身跳入龙泉巷的一口古井中。他是内阁辅臣中唯一的殉难者。

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十八日率领御史上城巡视,遭到太监阻挡,归途遇见同僚吴麟征,握手挥泪,互相鼓励,誓死国难!

次日获悉“国难”,抱头痛哭,拿了印信、官帽、官服,前往吉安会馆,祭拜文天祥,题写绝命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日骑箕天上去,儿孙百代仰芳名。”随后自缢而死。

像他们这样殉节的还有惠安伯张庆臻、东宫侍卫周镜、宣城伯卫时春、阳武侯薛濂、兵部侍郎王家彦、刑部侍郎孟兆祥、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施邦曜、大理寺卿凌义渠、太仆寺丞申佳胤、太常寺卿吴麟征等人。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大多数官僚贪生怕死,卑躬屈膝地卖身投靠新朝,追求荣华富贵。大学士魏藻德、陈演等领袖人物,在李自成入主紫禁城的第二天,就前往拜谒,表示改换门庭之意。

他们从黎明一直等到黄昏,都没有受到召见,饥渴疲惫之极,横七竖八地躺倒在地上,丑态百出。李自成对这批降官十分反感,对牛金星等人说:“官员们在城破之日能够为国殉难的就是忠臣,怕死偷生的都是不忠不孝之人,要留他干什么……”

牛金星对待这批前来等候录用的官员,也很蔑视,用手摸着他们的头顶,口中“一双”、“两双”的报着数目,如同对待牲口一般。

点完数目后,挑选九十多名,送往宋企郊处听候差遣。其余的都押往刘宗敏处等待处分。刘宗敏、根本没有心思审问,把他们关押起来。这些官员身穿囚服,饥肠辘辘,顾不得体面,捡起士兵丢弃的食物往嘴巴里面塞,丢尽了大明官员的颜面……

取得了北京的李自成,意气风发,一个诺大的王朝,就这样毁在了自己的手中,这也许是他过去从来都没有想到过的,但现在一起却都成为了真实的事情!

但也有让他愤怒的,那就是大明的皇帝崇祯和义军的死敌,武英王朱由斌的逃跑,在责怪了刘宗敏一番后,为了抓到这对大明的君臣,又增派五百人前去捉拿。

魏藻德恬不知耻地说:“臣在内阁三年,皇帝不听我的话,以至于有今日的下场。”

李自成训斥道:“你受到皇帝重用,应当为社稷而死,为什么偷生?”他连忙叩头,称呼李自成为“陛下”,说道:“如果陛下赦免我,一定以赤胆忠心相报。”

对于这种朝秦暮楚之徒,李自成根本不屑一顾,命令士兵把他囚禁起来。魏藻德还不死心,透过监狱的窗子,向外喊话:“如果用我,什么官都可以,为什么拘押我?”

负责守卫京城的总指挥、京营总督李国桢,临阵脱逃,求见李自成。

李自成对他根本不屑一顾:“你身负重任,既不坚守京城,又不为皇帝殉节,厚着脸皮来见我,为什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