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血沃轩辕 > 第三部大地风云 三百四十三 游侠

第三部大地风云 三百四十三 游侠(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天下的士子们可以任何朝廷的新政,可以支持朝廷新的科举制度,可要一旦动了他们的老祖宗,那些耿脾气的读书人,为了护卫他们心中的圣人,非拿自己的性命和朱斌拼了不可!(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黄溪点头应了,接着又说出了第二件让朱斌头疼的事情来。

原来自从朝廷改革了科举考试的制度,并一举解决了张溥的势力之后,一些张溥余党便纷纷跑到了山东曲阜,寻求他们的祖师爷,衍圣公孔胤植的保护,而那衍圣公孔胤植也都把他们收留在了家中。

这孔胤植做为这一代的衍圣公,地位非同小可,当地的官员看到了他也是必恭必敬,不敢得罪,此时朝廷犯人都在他孔家,抓又不敢进去抓,只得把这事上报给了朝廷,将难题交到了朱斌的手里。

听到孔胤植的名字,朱斌冷笑不止,这人可实在不是个什么好东西。

他身为孔子的后代,他却毫无骨气可言,只一味的贪生怕死。在真实的历史上,在李自成贼军进占山东之时,孔胤植即授意曲阜世职知县孔贞堪乞降,结果孔贞堪被授“照旧管事委票”。

大部分的游侠不治生产,也因声名在外,权贵富豪乐与之游,也可顷致千金,无生计之虞。如汉大侠郭解、楼护即如此。前者迁至茂陵,诸公送者出千万;后者母死,送葬者致车也多达二三千辆。甚至一些称不上著名游侠的人,有时也可不费吹灰之力,获得稳定的生活。

但大多数活动在乡间的“游侠”,既不愿自食其力,又没有权贵的馈赠或同道资助,他们赖以维生的手段就不免越出正道,其方式较之常人也就有了许多不同的地方。具体说大抵有剽掠、椎埋、掠卖、劫质、盗铸、私煮、发冢数项。

由魏晋南北朝而及元明,此风从来没有停止过。当年东晋祖逖手下一批游侠,当饥荒之年,劫掠富室,尚不能称为害民间,那么像南朝末时的王僧达,纠合乡里公行剽掠,就不仅以富室为限了。有些游侠更等而下之,干脆入山人海,干起了盗贼的勾当。

大明时的高捷日便与群盗剽掠行旅,挂着游侠的牌子,却做着无耻的盗匪勾当。

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动不动就说自己有某某奇遇,为自己在百姓面前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当国家吏治败坏,民不聊生的时候,这些游侠便成为了百姓们的希望所在。认为官府做不了的事情,这些游侠可以替他们出头解决。

李自成贼军失败后,清军攻占山东,孔胤植即上《初进表文》向清廷表忠心。表文中称颂清帝“山河与日月交辉,国祚同者韩并永”,表示“臣等阙里坚儒,章健微末,曩承列代殊恩,今庆新朝盛治,瞻学之崇隆,趋距恐后”等等。

为了答谢朝廷的“恩例”,顺治二年正月,孔胤植即进京谢恩。顺治皇帝特派字员慰劳,赐予甚丰。朝见时,孔胤植班列阁臣之上,并蒙赐茶赐宴。

正月五日,清帝钦赐孔胤植三台银印;五月十二日,钦颁令衍圣公孔胤植铃束族人及所属官员役专敕一道,同时在京都太仆寺街上赐宅一座,即北京的衍圣公府邸。

顺治二年六月,清政府发布全国剃发令,企图以武力强制推行满族习俗,宣布“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二十六日,衍圣公孔胤植隆重举行剃发式,“恭设香案,宣读圣谕”,令府内所属员役“俱个剃头讫”,可谓无耻之极。

要依着朱斌的性子,哪里管他是什么公,只管抓了了事。可现在的情况是大明绝不能再出现任何的动乱。尤其是孔胤植的特殊身份,更加成为了他做有力的保护伞。

这次宁阳府被杀事情就是最好的例子。堂堂的朝廷大员,居然被一个布衣百姓杀死,传来出去那是大明朝廷天大的笑话。在朱斌的眼里,这根本不是什么游侠,只是一个无法无天的杀人犯而已。

而最为恶劣的是,铁鞭金居然公然打出了武英王的旗号。那些百姓们哪里知道其中的真实情况?只当这铁鞭金是朝廷的人,杀人那是奉了朝廷的命令。一旦更多的人群起而效仿,后果不堪设想。

“抓。”朱斌咬着牙道:“必须把这什么铁鞭金绳之以法。查明他过去所做的事,依照律令该怎么判就怎么判。从即日起,一切所谓游侠必须到当地官府自首。一切游侠组织必须解散。否则,朝廷将毫不犹豫地予以查封!”

黄溪却显得有些担心:“王爷,这些人在当地还是很有名胜的,百姓们不辨真情,不免私下议论朝廷,加上他的党羽如果借此散播流言,勾连不法富人,打击朝廷威望,属下以为这对王爷是非常不利!”

“再不利也要抓!”朱斌不暇思索地道:“这就好比身上长了一个毒瘤,明知挖起来会疼不可耐,但不挖任其蔓延,最后,只会取了自己的性命,早挖比晚挖好,至于百姓那边,要让官员们详细对他们解释,阐明游侠的危害,要相信大明的子民能分辨是非对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