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血沃轩辕 > 第三部大地风云 三百七十五 角力

第三部大地风云 三百七十五 角力(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可是,一些事情却必须要去做,难道您到现在还认为多尔衮继续执政会让大清重新强盛起来吗?你取代他的位置,比任何人都要来得更加合适。只有您才能重振大清的声势。而我们,将永远站在您这一边。希望您能够仔细地考虑一下……”

他的话的确让济尔哈朗为之心动。当然,他为的不是自己,而是整个大清的未来。明朝可以在走向末路的时候获得新生,大清又为什么不可以呢?也许,越来越不得人心的多尔衮真的不再适合继续坐在这个位置上了……

洪承畴最后告诉他:“我们知道您的苦处,我们也完全和您现在的心态一样。其实,您不必做出任何样的举动,就让多尔衮和索尼去斗好了。等双方斗到精疲力竭的时候,再由您出来收拾残局。这样的结果难道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看到的吗?”

恢复大清强大的想法,让济尔哈朗怦然心动,没有人比自己更加了解多尔衮这个人了。

多尔衮对于皇位,实际上是非常向往的。由于他在诸王大会上首倡立福临,格局一成,便难以出尔反尔,再推翻前议了。虽然他高踞摄政王之位,掌握大清军政大权,只在一人之下,却在万人之上,但毕竟没有畅其所愿,还是一种缺憾。

济尔哈朗摇了摇头:“前几日,索尼派来的那个叫阿克顿的也曾经来找过我,但却被我拒绝了。我还是那个意思,能避免的就尽量避免,实在避免不了的想着办法也要避免。其他人可以为了权利大肆争夺,可是我却不行啊……”

他并不是真的就那么淡薄名利,他只是实在不想看到大清内乱。当年努尔哈赤一手开创下来的这片江山,在皇太极的手中发扬光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眼看着大明就要被打败,八旗军队即将入主中原的时候,却忽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身为先帝的托孤重臣,他要维护住这片江山,尽力调和两派间的矛盾。可是现在他却觉得自己是如此的渺小,如此的无能为力。他根本无法阻止住什么,很多他一心想要避免的事情,却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发生!

七天,还有七天,大清最大的内乱也许就要发生了。他不想去理会谁赢了,谁输了,他只想让这场动乱尽早结束。他只想让大清尽早走上以前的正规。可是,自己能做到吗?

汉人的官员洪承畴和祖大寿在昨日也找到了自己,隐晦地告诉自己,汉军是支撑他来主持朝政,稳定大清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汉人希望自己来取代多尔衮的位置。

因此,在激烈动荡的戎马生涯之余,他的整个人便陷入一种,自相矛盾、懊悔愁苦自怨自责的痛苦之中。他的权力欲愈益炽烈,到后来,这种象火一样烤炙着他的心的欲望,竟使他做出种种大逆不道的举动,偷用御用器皿、私造皇帝龙袍等等。

对于汉人的态度,他秉承了皇太极的做法,要重用汉人,因为没有人比他们更加了解大明了,但是,多尔衮执政后却采取了截然相反的态度。他曾经劝说过多尔衮,但却被这位摄政王所蛮横的拒绝了。结果现在怎么样呢?

吴三桂所指挥的汉军正红旗,势力一天比一天大了,甚至连盛京发生的叛乱都靠着吴三桂才能够平息。而这个时候多尔衮才想起要拉拢吴三桂,但对于羽翼渐渐丰满的吴三桂来说,这样的拉拢不显得稍微晚了些吗?

在如此复杂的局面了,他不能直接拒绝洪承畴和祖大寿的好意,他只能委婉地告诉两人,不管大清发生了什么事情,都希望他们能稳住汉八旗。而且他向洪承畴和祖大寿保证,自己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保证汉八旗的利益。

洪承畴听到这样的话,笑了,他笑着告诉济尔哈朗:

“王爷,您真的认为您能够做到吗?置身事外,明哲保身的做法只能带给您伤害。有些必须立刻做出的决定,是无法迟疑半分的。等到刀架到了脖子上,再后悔就晚了。我们现在和大清的利益是联系在一起的,同样不想看到大清自己内部乱了起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