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田园大宋 > 第三十一章 吾心何处

第三十一章 吾心何处(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宝郎你不愿意教我们村里的孩子呀?是不是认为他们笨?”张广还惦记着那首看到的盐铺子挂出来的卜算子的盐呢。

徐宝撇他一眼:“谁说的?赚钱归赚钱,教宝宝归教宝宝,哪个规定教宝宝便不可以赚钱?两不耽误嘛。只要你们努力做事,我从来不在乎前路多么坎坷,我只想知道有谁愿意与我一同荡平沟壑!”

“宝郎,我,我愿意。”张勇登时豪迈起来。

张广也是听得心潮澎湃,使劲点着头,至于说宝郎看着年岁小,那都不是事儿。

所以他跟着表态:“宝郎,我们不在乎你年岁小,古有甘罗十二上卿,虽说那时不如现在,但我觉得他还是很厉害。”

走关系,从熟人手里漏一点,不然三十五两银子全用出去也不够一个批量基数,那怎么办呢?作账,让他购买的大豆与其他铺子里的合一起。

价钱便是二挡批发价,他给人一些好处费。

不然的话得从店铺拿货,价可就不一样喽,不但店铺要加钱,还没有存豆子的地方,商铺是不会白借你仓库的。

而走商铺一样的账,东西可以存在库房里,然后再派人来取,这中间差了一成的利,因为那是粮食,库存有损耗的。

如果再跑到零售的地方买,差的可就是四成的利,要扣商税和管理费。

徐宝承认:“没错,甘罗哪怕到了我大宋,只要给他个适应的时间,他依旧比很多人强,所以不要小看古人,不过也别太害怕古人,每个时期,每个朝代,都有佼佼者。”

“是呀是呀,宝郎我觉得你就很厉害,能赚三十多两银子。”张勇掂量着银子说。

路边的人有在看的,竟然没谁过来抢。

这些事情徐宝全知道,张勇和张广则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让徐宝都怀疑,究竟谁是土生土长的北宋人,你们两个平时什么都不学呀?

二人确实不懂里面的门道,但他们懂一点,听能用两车干豆腐卷赚到三十多两银子的徐宝的。

里正出门前交代过的,到地方以小宝为主,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哪怕把你们卖了,只要价钱合适也成。

“宝郎,里正和村里人都等你领大家发财呢,我们信你。”张勇崇拜地说道。

“别唬我,里正爷爷才不在乎我能不能赚钱,能赚就一起赚,赚不到还等我回去教孩子呢,反正怎么算他都不吃亏。”徐宝早已看穿里正的真面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