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田园大宋 > 第三十五章 书院舆情

第三十五章 书院舆情(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反复背诵那两段〈声律启蒙〉中的‘东’的声音戛然而止,伴随孩子们的欢呼声,一群娃娃冲出来,手舞足蹈的,张牙舞爪的。

徐宝自然不会真走,他站着,同时对张屹二人喊:“别往后赶了,万一把轱辘卡污水沟里扭断了,咱还回去不啊。”

老头说着书院的情况。

徐宝终于弄懂了,这不是书院,是个托儿所,而且还不给钱,没有文房四宝,就在土上写字,老头也收不到束脩。

然后每天别人去忙,把孩子扔到老头这里,留下点吃的,书院里做好后大家一起吃。

这里是京城啊,北宋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这里有一顿饭百两银子的酒楼,这里有货物堆积如山的码头,这里有一曲万钱的勾栏清幽,这里还有自己一样的人在笔写春秋。

然后是……是徐宝发泄般呢喃:“金水流、汴水流。流到州桥月似勾,君怜帐暖求。歌不休、舞不休。血色罗裙摆盏酬,含羞笑拢头。”

老头双手一拍:“善!大善!精知略而行之。”

“宝郎,他又说啥?”张屹再次茫然。

“他说让小孩子一边做事情,一边学习,涨知识。”徐宝翻译。

“哦,你们这样说话真累人,不过有好处,就是商量做坏事的时候别人听不懂。”张屹发现了优点。

老头没站在那里不动,他溜达着来到车边,掀开遮布看看里面的豆卷,其中一车堆得满满的。

老头听着,呵呵笑了:“咋?有心情写《长相思》了?感受到人世不公、红尘难颂了?”

“没,我是感觉到两万个铜钱不够用啊,我来错地方了,让我出去,我好好想想,我保证能想明白,张屹、张广,跟我撤。”徐宝作样子要跑。

这不是找孩子干活,这是给自己找麻烦。

可惜,两辆车要是不进院调头,只能倒退着出去,速度可想而知,倒车可以练得跟向前开一样利索,可倒驴和倒骡子就绝对不行。

老头反应飞快,一把揪住徐宝,然后朝里面喊:“狗蛋儿,你徐宝哥哥来啦,快出来,他给你们送吃的了。”

当徐宝走过来时,老头说道:“一串儿豆卷十文,孩子几口就吃没了,你不如卖了钱,换成肉给孩子们吃。”

“院里有多少孩子?”徐宝问。

“二十七。”老头答。

“这么少?”

“其余年岁略大的去做事了,这里皆是周围住家的孩子,平日里大人也忙,就把娃娃送到院里,我年岁大了,教不得什么,还有两个自己写字还歪歪扭扭看着孩子,院中缺墨少纸,划土而字,每天各家凑些米菜,院里的人一起吃,早一顿,晚一顿,也没有肉干给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