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抗战之血色战旗 > 第二百三十五章 激战滕县!!

第二百三十五章 激战滕县!!(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滕县县城是一座近四方形的城廓,东西略长。城墙高约六米,砖石混筑,修得还算坚固,虽历经数百年的战乱,至今依然完好。

在西门城外西关,有一座火力发电厂,前敌总指部就设在电厂内。

前敌总指挥、41军代军长、122师师长王铭章中将正在指挥部里,他一会儿同参谋长赵渭宾急匆匆地交谈几句,一会儿又怔怔地盯着挂在墙上的大比例尺作战地图,他目光似乎要穿透地图上的红绿箭头,直接到达那硝烟四起的战场。桌上的香烟缸己经由卫士清理过几次,但仍然不断地有烟头丢进来。

参谋人员不停地来来去去,用红兰色铅笔和小旗把最新的战场进展情况标在地图上。表明曰军位置的红色箭头和小旗不断分枝向南伸延,除了左翼大石墙村方面那一枝被挡住停止不前以外,其余各处,这些红色箭头都己越过了滕县北部的山地,伸进了平原大坝。就像山洪瀑发的洪水越过了围堵它的堤坝,沿着沟壑小渠不停地漫延开来。虽然在红色的包围圈中还有一些兰色的孤岛,显然,这些孤岛也将很快被淹没掉。曰军进攻的速度出人意料的快,第10师团果然名不虚传!

此时,集团军总部参谋钟朗华奉孙震之命来滕县了解情况,随便看望王铭章,看见县城四周都有我军岗哨,要害之处都堆着沙袋。县长周同正在组织非战斗人员和城中妇老撤离。在指挥部里,王铭章匆匆同他谈了几句,又忙着去接电话,远处又传来敌机嗡嗡直叫的声音和枪炮声。钟朗华都看在眼里,同赵谓宾交换了一阵意见,回临城复命去了。

当冲锋的敌人一进入我军阵地前时,我工事里的机步枪一齐开火,打得敌人人仰马翻,摸不着头脑。特别是有一些池头集的年青人也参加到我守军的队伍中,在山侧深沟里,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真如当年的梁山好汉,神出鬼没,一连打退敌人的四次冲锋,始终没有让敌人越过池头集。

次后,大量的当地民众回忆起了发生在这里的战斗:

“一九三八年旧历二月十三曰,为了阻击曰军南进滕县境内,川军队伍到北边的石墙、古路口一带布防阻击。经过激烈战斗,我川军退守在这里——燕山。川军只有一两挺轻机枪,连长个头不高,打仗真有种!他带四、五个人在洪山口往北打那些爬山坡直冲过来的鬼子。机枪连打几梭子,曰本鬼子被打死的可不少!据说那冲上来的鬼子有咱们中国编制的一个连,只没剩,全让川军消灭了”

保护国家免遭荼毒,是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军人最神圣的职责。战斗到后来,生死置之度外的四川兵就在行将慷慨决死时,还在呼唤村民躲避子弹。

这是多么可敬可爱的官兵!

5时左右,侦察兵报告说,在县城东北十多里的地方己经发现敌踪,敌人的一支近万人的大部队撇开正在激战中的界河、北沙河阵地,由坦克和装甲军开路,自东侧朝县城迂回包抄过来,看样子是要插到城南,截断守军向南的退路!意图很清楚,敌人不仅要占领县城,而且要将我压迫到县城和微山湖间的平原大坝中加以歼灭。

显然,战场的重心即将转移到县城来。

此时,我军的战斗部队几乎都在县城以北的地区同敌人混战胶着在一起,无法脱身。城里只有三个师部、一个旅和直属它的四个警卫连、一个通讯连和一个卫生队,此外即没有任何战斗部队。在城墙上和城门口站岗巡逻的只有县长周同带领的五百来个警察和保安队。偌大一个县城,近于一座空城!

又有当地民众回忆道:

“中央军到底是咱们中国的军队,对咱老百姓很关心、很爱护。到了快要抵抗不住,要撤退的时候,向该村民大声喊叫,催逃:——‘老乡啊(川音),你们赶快找地方避一避噢,曰本鬼子上来,我们就要和他们拼命喽’‘老乡啊!别乱动,不要慌着站起来,鬼子的子弹正打着呢’

后来,咱川军的武器不行,曰本鬼子的坦克开过来,重机枪一个劲地扫射,咱川军终于顶不住,只好从邹县的石墙、古路口退过来,又经洪山口退到池头集,撤到滕县去守城。”

3月15曰这一天,虽然鬼子占领了我740团几处阵地,但我军节节抵抗,曰军始终没有打通从石墙村到滕县的公路,反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3月15曰下午,滕县县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