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抗战之血色战旗 > 第六百三十七章 野人山

第六百三十七章 野人山(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如何把重机枪扛过来的?”

中国兵“叭”的一个立正,大声回答:

“武器是我们的生命。人在武器在。”

这天,艾尔文突然来访。

孙立人搞不清他葫芦里卖什么药。反正有一条,军人与军人没有别的语言,唯有实力。

艾尔文一到,孙立人派仪仗队,在营门欢迎他。

好家伙,想不到一支败军,还能拉出仪仗队。

200名精壮士兵,往营门一站,就是一堵墙壁,一列山脉。那些士兵,个头儿虽不比英军高大魁梧,可是结实,小铁墩儿似的。挺胸收腹,双腿绷直,目光炯炯,精神头十足。他们到印度有10天了。洗了澡,理了发,刮了胡子,补好战袍。况且印度大米好吃呀,煮在锅里,白花花,香喷喷,哪顿不吃个斤儿八两的。都是些二十郎当岁的小伙子,又经过缅甸战场的大灾大难,有这白米饭喂着,三天能长一圈肉。如今恢复元气,又是一条龙。

“说了。”

该说的都说了。可是英国人一句也没听进去。他们的信条是:只有永久的利益,没有永久的朋友。

“全师集合,准备战斗!”

“的的的哒”中[***]队的军号,在这块无情的土地上威严地震响。刚刚结束了同曰军殊死搏斗的中国官兵,又拿起武器,准备对付英军的无礼行为。

把中[***]队的使者打发走,艾尔文仔细一想,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于是,向新德里请示。驻印英军总司令韦维尔上将接到电报,一时也拿不定主意。这时,从缅甸败退回来的亚历山大恰好也到了新德里,他认为艾尔文这家伙把事情弄拧了。他对韦维尔说:

军装是破了点,但枪支是锃亮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仪仗队前头,还摆着两门小钢炮,四挺重机枪。

艾尔文对此大为惊异。

他知道,从缅甸撤回的英军,在那加山脉什么都扔了,战车、大炮、机枪、冲锋枪、手枪、图囊、电台,甚至连被子、蚊帐、衣服、裤子,都不要了,只穿件裤衩跑回来。而中国士兵,把钢炮和重机枪都扛了过来,这是为什么呢?

艾尔文走到队伍前头,问那机枪手:

“在缅甸战场,华军对英军安全撤退起了很大作用的。新38师在仁安羌为英军立了大功。如果反而缴了他们的械,那么,英国在盟军中的形象就太糟糕了。”

他还说:“孙立人将军是得到英王颁发‘帝国司令’勋章的外籍将领,帝[***]队缴帝国司令的械,岂不荒唐?”

韦维尔听着,摁灭手中的雪茄,生气地说:“艾尔文这家伙,乱弹琴!”

从缅甸退回的斯利姆军团长,正好也在英法尔英军医院治病,听说冒失鬼艾尔文要缴新38师的械,生怕闹出乱子。他扶病会见艾尔文,警告他说:“这支华军是能打仗的。仁安羌突围时,我住在他们指挥所。不信你去看看再说吧!”

新38师在英法尔以东、奎龙村一带山地安营扎寨,严阵以待,准备和英军见个高低。可是,一连几天,不见什么动静。英军既不肯供应粮秣,也不来收缴枪械。好在这一带人烟稠密,盛产大米。又是印缅边境,两国货币都通行。部队带了些缅甸卢比。有钱就能买粮。这支远离祖国的部队,寄居异邦一隅,百倍警惕,静观局势变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