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农门相公是锦鲤 > 第167章 迟疑

第167章 迟疑(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按照惯例,李忠安便要将他们八人安置进县学。

但李忠安也知晓,县中县学虽有名声,廪膳费能够按时发放,但真正读书学习,还得是县城中的文德书院,便跟文德书院的山长商议了有关八人前往文德书院读书之事。

文德书院的岳山长自然是乐意之至,尤其是在见过宋景韫八人后,越发是满心欢喜,亲自带着在文德书院里逛了一逛。

但对于去文德书院读书之事,宋景韫和卢玉明等人却有些迟疑。

文德书院声名在外,能去里面读书,对于整个县的读书人而言,皆是可遇而不可求之事,他们心里自然也是颇为渴望。

但综合教学办法,所阅读的书本释义,最终是把功劳,归在了宋景韫的头上。

毕竟若说今年与往年有什么特别和不同的话,那就是唯有宋景韫来书院读书的事了,更何况宋景韫天资聪颖,过目不忘,对于其他学生而言,压力必定是不小的。

且宋景韫记性颇佳,随时能帮其他学生答疑解惑,而他自己本身也是勤学好问之人,对旁人而言,也是耳濡目染,让旁人更加勤奋学习。

即便这功劳宋景韫不占了全部,也该占了八成。

不过这话,章文斌和孟子听二人并未在李忠安面前多说。

但若是去文德书院读书,那便意味着要离开弘乐书院,离开昔日那些同窗,离开孟子听和章文斌。

毕竟宋景韫已经获得了“小三元”和此次院试的“案首”,李忠安对宋景韫已是另眼相看,他们若是再往宋景韫头上增添荣誉和光环,反而是过犹不及,没有太大的必要。

前程这种事情,还是要慢慢地去闯去铺垫,一次性着实不能过多。

孟子听和章文斌教书多年,也知道这样的道理。

县令犒赏新晋秀才之后,接下来便是安顿这些秀才的去处。

考中秀才后,并无功名在身,但成绩优异者,却是可以入县学,领廪膳,而此次宋景韫等八人,皆是名列前茅,符合规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