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血火河山 > 第一百八十四章 潜 艇 (解禁章)

第一百八十四章 潜 艇 (解禁章)(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辰雨点点头,正想说话,忽然一个穿着海军白色制服的军官跑了过来,大声囔囔道:“我说大博士,今天还下水不,不下水,我可得出去溜达溜达了,在这都快憋死了,兄弟们可都说了,打从来到这,我们一个个都成了不见天日的王八了,整天闷在水里。”

看到这人辰雨笑了,对李国勇说道:“这个人是潜艇大队大队长王何。”

“这个人我知道。”李国勇点点头说道:“赵灿薛的爱将,当年问他要这个人,废了好大的尽,好像还有个兄弟是四川党卫军的负责人,叫王,王琦的吧?”

“是的,”辰雨说道。

正说着,王何走到了面前,看到李国勇,先是一愣,接着马上敬礼道:“元首,中华帝国潜艇大队大队长王何向您报道!”

“跟我来。”辰雨也严肃起来,带着李国勇走出了办公室,沿着厂区走了几分钟,来到了一个戒备极其严密车间里。

车间里并没有工人,只有站得笔直的党卫军军人,正中间放着四艘长约25、6米,形状如同一支巨型雪茄的古怪东西。

李国勇看到这个古怪东西,眼睛里立刻冒出了挚热的光芒,潜艇,这是中国自己研制成功的潜艇啊!

1620年,荷兰物理学家科尼利斯•德雷尔成功地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艘潜水船;1862年,世界上第一艘攻击性潜艇“亨利”号在美国南北战争中投入使用,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潜艇始终没有得到过除德国外各国的真正重视。各国海军对它存有偏见,认为它是属于弱小国家的偷袭武器,对海军强国并不适用。

一战爆发前,被做为辅助性兵力的潜艇,德国有28艘,法国38艘,俄国有23艘,美国50艘左右,世界第一海军强国英国最多,也才只有包括非攻击性潜艇在内的76艘。

李国勇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中气挺足,怎么,在这呆不住了?”

说到这王何满肚子怨气:“元首,我也不怕和您说,咱以前当海军多风光啊,碧水蓝天,辽阔大海,现在呢?整天呆在海底,侍候着那么艘小破船,我现在都怕见到以前的老弟兄,说出去都丢人。”

李国勇大笑起来,他倒也不怪王何,现在全世界除了自己,有谁真正重视过潜艇?等到未来潜艇发挥出了作用,只怕让王何不干他都不肯了。

“你少给我发牢骚。”李国勇摆出了一脸的严肃:“给我老老实实地在这干,我再拨500名海军过来,你要不给我训练好了,我让你兄弟直接把你带到四川,回家喝粥去!”

王何无精打采地回答了声“是”。

只有来自于另一个时空的李国勇,也清楚地知道这种东西的可怕,在战争中能给水面舰船带来什么样的打击,这样的打击甚至是毁灭性的。

1904年开始,李国勇的政府和德国军方全面合作研发潜艇,而此前一直对建造潜艇持反对态度的德国海军大臣梯比茨,在李国勇派往德国的全权代表的一再说服下,终于改变了态度,转而全力支持潜艇地发展。

这种耗费资金少,生产周期短,破坏力巨大的神秘武器,被李国勇寄予了莫大的厚望。在他的构思里,他要将二战时让各国闻风丧胆的“狼群战术”,提前运用到即将有可能爆发的大战中。

辰雨介绍道:“我们的潜艇,目前已经成功下水的为闽2型,最大下潜深度为42米,水上航速15节,水下航速将近8节,巡航速度3节,蓄电池可供潜艇在水下航行1小时左右,蓄电池能量耗尽后需浮出水面用柴油机充电。预计到今年年底能交付海军使用的数量为20到25艘。”

“不行。”李国勇果断地摇了摇头,他对两年来的研制速度看起来不是很满意:“还要提高水下航速,生产速度也要加快。我这次回南京后,立刻再调拨一批资金供你使用,记得,这笔资金只能专门用在潜艇上,不得被其它项目占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