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刺刀1937 > 第六百七十一章 跪在那的铜像

第六百七十一章 跪在那的铜像(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中国天字第一号汉奸已经除掉,现在,应该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到对于南京的收复上了,所有重新收复南京的条件都已经成熟。

“下令,五月一日发起总攻!”看着南京城墙,郑永嘴角挂着淡淡笑意:“告诉所有军官士兵,属于他们的光荣时刻现在已经来临......”

日本人吗?不是,汪精卫的死活,其实对于日本人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

或者说是死在了自己手上?也许是这样的。

不管最终死在谁的手上,汪精卫终究还是死了。

自己心里的那点委屈,只能留给汪精卫自己去品尝了。

不过当郑永送信以及送铜像的事情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传播出去之后,在民间却有了另外的一种说法。

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

1921年孙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汪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次年任总参议......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汪精卫被举为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党副总裁、国民参政会议长,党政权势均在蒋介石之下。

随后潜逃越南,发表“艳电”,公开投降日本。

1939年5月,汪精卫等赴日,与日本当权者直接进行卖国交易。回国后于8月在上海秘密召开伪国民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宣布“反共睦邻”的基本政策。

流传的最广的是郑永巧施妙计,不费一枪一弹,就和当年诸葛亮气死王郎一样,生生把个“南京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给气死了。

总之故事到了后来说的越来越玄,传到郑永耳朵里的时候已经近乎神话,这也让郑永这个始作俑者哭笑不得,可自己又怎么去和别人解释?

自己不过是借助某些机会,巧妙的办了一些事情而已,可这一切经过,自己又怎么去和别人解释?

不过不管怎么样,汪精卫还是死了,也没有起到什么大波澜,不过是在收复南京的过程中起的一点小小的微不足道的水花而已。

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死了一个汪精卫而已,在南京城里,在整个中国,还有无数个像汪精卫这样的铁杆汉奸,依旧在那忠心耿耿的充当日本人的走狗。

12月与日本特务机关签订《日华新关系调整纲要》,以出卖国家的领土主权为代价,换取日本对其成立伪政权的支持,彻底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自从投降日本之后,汪精卫孜孜不倦谋求的就是在日本人的支持下,成立以自己为首的政府,这个愿望最后终于被其达成。

可惜好梦不成,从汪伪政府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注定了这个“政府”的短命,就注定了汪精卫之流从此之后彻底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这个“政府主席”究竟是死在了谁的手里?

郑永?不是,郑永不过是在汪精卫的死路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