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一百六十二章 合理劝谏

第一百六十二章 合理劝谏(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里头能操作的空间可比踢一脚大了太多太多。

李谕说:“没错。我看咱们的铁厂旁边就是兵工厂和钢药厂,我想材料还可以试着用来生产氮肥。”

张之洞不明所以:“这也行?生产肥料干什么?我曾经也下过地,见到村民都用着农家肥。”

李谕笑道:“那点哪够,如果可以使用化肥,起码可以提高一半的产量。”

张之洞讶道:“提高一半的产量?!”

李谕说:“是的,这就是现代工业的力量。”

但这东西真的是越早有越好,而且发电量越大越好。

现在先有个一两万千瓦的装机量也够了,——自然不能和一百年后武汉两三百万千瓦的装机量比。

而且武汉靠着长江,水系发达,完全可以利用一下水电。实际上武汉第一家电力公司就是用的水电。

话说到时候如果真的用水电搞起了电解铝,还真挺环保……

要知道李谕刚被“电”到这个时代之前,咱们已经开始考虑电解铝行业多用水电了,毕竟碳排放低。

这种话李谕只能给张之洞提。

因为实际上晚清的高级官员大都并不太关注农业生产,这是地方官也就是县令们最看重的。

毕竟田税是县令的最大收入来头,这块收入按照官场规矩,是无人敢动的。

高级官员们都知道下面官员的做法:用各种千奇百怪的手段抬高粮价。以前地方官是踢一脚称米的器皿,这一脚蕴含了地方官的看家本领,一脚下去粮食就少了。

但到了晚清,地方官已经直接撕破脸,几乎等同明抢。直接不要米,而是折合成银子上缴。

只不过清末民初这时候也没必要考虑这么多,毕竟就那么一点点的电力需求。现在用水电,算是歪打正着。

李谕说:“另外,张大人,我想您还可以考虑一下生产化肥。”

张之洞第一次听这个词:“化肥?”

“就是肥料,化学肥料,简称化肥。”李谕说。

“肥料?”张之洞又问,“施肥用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