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四百四十五章 拜会香帅

第四百四十五章 拜会香帅(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张之洞接过来,看了看说:“刚回来就碰上庆亲王的七十大寿,真不知道是不是好事!”然后问向梁鼎芬:“你说去是不去?”

“去肯定要去,”梁鼎芬说,“但素闻庆王府是个无底洞,进门都要给几百两。现在碰上这么一个好名头,怕不是要变成行贿大典。”

梁鼎芬如今主抓湖北全省教育,肩上的担子不算轻。

时间临近中午,张之洞说:“我们去酒楼就着美酒继续畅谈。听说旁边的会贤堂饭庄号称京城八大堂之一,还没来得及去尝尝。”

按照清末民初北京城饭庄的等级划分,“堂”是最高级别,不仅要有装修高雅的几进四合院,可摆几十桌,够数百人同时就餐,还要有戏台,能唱堂会和举行庆典。

不够这些条件的,只能称楼、居、斋等,而不能称堂。

老北京有“八大堂”:会贤堂、聚贤堂、庆和堂、福寿堂、聚寿堂、同兴堂、天福堂和惠丰堂。

李谕说:“吃喝小事情,住房的确是个大问题,好在张大人不用为此发愁。”

张之洞说:“遥想当年左宗棠大人回京前,专门给在京的军机大臣李鸿藻写信,询问京城生活成本。李鸿藻说一年最少6000两,结果左宗棠发现自己只有一万两千两,仅够在京城生活两年。我的情况也差不多,如果不是湖北善后总局帮我找来这间院子,恐怕我要住在寺庙里。”

李谕笑道:“张大人桃李满天下,来了京城肯定不能让您吃苦头。”

张之洞说:“吃苦头不怕,但在下粗人一个,闲云野鹤惯了,回京之后总觉没有那么自在。”

梁鼎芬说:“大人心怀天下,在武昌也没多自在。”

出入这座会贤堂的目前多是达官贵人,等到宣统年间,摄政王载沣在这还召开过多次会议。

民国初年,徐世昌也常到此赴宴。等到新文化运动时,又成了文化名流常来的地方。

这里的每一张桌子可能都见证了历史。

饭庄毫无疑问还是山东人开的,主要做鲁菜。

他们吃了一半时,有仆人送上请帖:“老爷,庆王府的帖子。”

“总不会像现在一样行事掣肘,说话更不能多说,算了,不提政事!”张之洞叹道,然后对李谕说,“你几个月前送去武昌的两位荷兰教师,着实有水平,星海(梁鼎芬字)都想把他两招去自强学堂。不过我考虑再三,新学上的事情没人比伱懂,还是按照你说的来,仍旧安排进了你所开设的武昌中学。”

梁鼎芬多少不太服气:“此二人确有在自强学堂任职之资,放在中学教书,有些暴殄天物。”

李谕给他解释说:“基础教育更加重要,不然学生素质不高,大学堂所教内容还是中学堂的,便有名无实;并且少年可塑性强,早点奠定基础,将来才能有广阔的成就。”

张之洞赞道:“疏才说得好!星海,我早就告诉你,疏才肯定深谋远虑,了解如何办学。反正新学不能按照私塾那一套旧的方式来。”

梁鼎芬说:“我当然相信疏才的能耐,只是如今人才稀缺,看在眼中实在眼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