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五百二十八章 上课

第五百二十八章 上课(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下午课的教师则是一些国内的老先生,大都在前清有过功名。

稍微想想就知道,不管从学校的角度还是学生的角度,重点都放在了上午课。

这体现在方方面面,尤其毕业时,上午课的成绩需要及格,下午的成绩则根本不在考虑之列。

如此安排导致了大部分学生轻视中文课程。

坦诚讲,这是民国初期清华在教育上最大的缺点。

谢煜希道:“洛克菲勒先生早有在远东投资教育的情况,看到我们的基金会取得如此成果,已经蠢蠢欲动。”

李谕说:“这是好事,他们有任何疑问都可以询问我;如果派来考察团,我便亲自帮着接待。”

谢煜希道:“我会把你的想法转达回去。”

——

清华作为预备留美学校,课程安排与其他学校大不相同,总体上可以分为上午课与下午课。

但鱼与熊掌不可得兼,顾了英文就不容易顾中文,也可以理解。

只不过学校对待中文老师与外籍老师的差别待遇有时容易令学生产生异样的想法。

中文教师的薪资水平明显低于外籍老师,并且他们集中住在比较简陋的古月堂,中文教师显然不受尊重。

这在学生的心理上有不寻常的影响:一方面会使学生蔑视本国文化,崇拜外人;另一方面还会激起反感,偏偏就是不想对洋人低头。

存在两种想法的学生都不少,并且第二种想法慢慢地会越来越多,——物极必反呗。

上午课是英文、数学、地理、历史(西洋史)、生物、物理、化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公民等,一律用美国出版的教科书,纯英文授课。

下午课则是国文、历史、地理、修身、哲学史、伦理学、修辞、中国文学史等,一律用国语,中国的教科书。

这样划分的目的显然是要加强英语教学,使学生有更多接触英文的机会。

所以这时候的清华学校学生普遍英文比其他学校也要好一些。

上午课的教师一部分是美国人,一部分是能说英语的中国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