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五千年来谁著史 > 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祯十七年

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祯十七年(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张肯堂躺在床上,脑海中回忆的还是与郑芝龙交谈的一幕,自己身为堂堂一省巡抚,面对省内总兵官却把态度放得如此低,放到两年前,那完全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但是现在,形势比人强,这话真至理名言。

没人能违背滔滔大势的。

现在的郑芝龙真的无人能再小觑了。

而且在这个王朝风雨飘摇的时代,也正是他这样的实力派兴风作浪的时候。

这郑芝龙刚下大员,与荷兰人的谈判都还没有彻底敲定,就大举的征调水陆军北上登莱,他要干甚?

张肯堂也有些慌张了。

“哈哈,中丞大人也是明白人,怎会不知道自古功高莫过救驾的道理?”

郑芝龙就摆出一副要图谋勤王救驾之功的样子。

这个理由很强大,张肯堂压下心中的顾虑,表示认同。但他也说到了一个人的名字,晋西总兵周遇吉可是个猛人。

张肯堂早就明悟了一个道理,自己的地位是郑芝龙高,不是因为自己是巡抚,是读书人出身,而郑芝龙只是总兵,是个泥腿子海盗出身,而是因为两者都处在朝廷的治下,处在朝廷的这套规矩当中。

可郑芝龙要是跳出来了呢?

不跟你们玩了,老子自己耍自己的,那他这个巡抚的官儿在刀枪面前又有个屁用呢?

看看熊文灿,因为招抚了郑芝龙,而备受崇祯帝的气重。但招抚张献忠事败后的下场又是什么呢?

乱世里兵强马壮者才是最厉害的啊。

“周总戎自是天下第一等的能将,然朝廷无眼,只许了个晋西总兵,而非大同总兵。”

太原虽也是重镇,但晋西的兵权在大同而不是太原,崇祯把周遇吉安排去当晋西总兵,无疑是等于将人空置。相反,把姜瓖这等首鼠两端的平庸之辈安置在大同总兵的关键位置上,还有时任宣府总兵的王承允,这都是啥鸟人啊?除了年龄和资历外他有什么功绩啊?大明亡于崇祯真是不亏。

郑芝龙没穿越前对崇祯帝还是很有同情感的,可穿越来两年多,看到了他一次次的神操作,这家伙于治国安民方面,于识人用人方面,真的是一塌糊涂的很。

别再说“明亡于万历”了。崇祯帝的罪过焉能小了?他对大明败亡至少要背负一半的责任。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