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超品奇才 > 第1662章 优势业务放大

第1662章 优势业务放大(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这些非常大的收购,暂时无法进行,冯宇是不会这时候拿钱出来收购的,等一两年,经济危机出现后,就是冯宇出手的好时机!

……(未完待续)

冯宇用的方式不同,他并没有打算并购,他是计划收购,用现金来收购。

首先他现在就有不少的现金,而且经过这一次之后,他将拥有更多的现金,这些现金,肯定是要花出去的。

收购同行知名企业,扩大自己公司的产业规模,这是最稳妥的道路,比进入陌生的领域,要好的多。一个是更方便管理,另外一个也可以整合优势资源,让企业变得更加强大。

除非这个陌生的领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比如船运行业,那么则另当别论。

这其中最需要扩大规模的,就是旗下那些并没有成为世界第一的业务。已经世界第一了,继续扩大,麻烦就会很多。

那么欧美这边最普遍的解决方式是什么呢,合并!

如果是一家小,一家大,那么肯定是大的想要收购小的。有时候,也会采取并购的模式。

但如果两家公司的规模相差不大,谁也无法保证能够收购对方的时候,那么就会采取合并的模式,并且可以结合两家公司的长处,让所有的股东都赚钱。

这个比较典型的有戴姆勒-科莱斯乐公司,就是两家非常强大的车企合并后的产物。

合并后,原本的两家公司的股东,就变成了新公司的股东,这样股东能够赚到更多的钱。他们唯一要竞争的,就是这家合并后公司的权力和品牌。

比如会涉嫌垄断啊,会被各个国家抵制什么的。

但是如果不是世界第一,收购后也不是,那就容易的多。冯宇打算是将一些企业变成世界第二、第三那样,然后通过自身发展,成为世界第一。

这样既规避了一些可能涉及到的麻烦,又能有一些挑战和动力。

或者说冯宇想要一口吃成胖子,也比较困难。比如汽车行业,冯宇要想成为世界第一,那么得收购规模是松江汽车四倍的企业,那样不但是以小吞大,所需资金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但是收购一些汽车品牌,然后慢慢的发展,十年之内,成为世界前五的汽车企业,还是有很大可能的。然后再徐徐图之,未必没有成为世界老大的机会。

这其中,小吞大的例子,也不是没有。

比如世通公司,这就是一个最典型的小吞大例子。但是结果呢,公司快速在两三年时间成为世界上第二的网络、通信集团,市值一度接近两千亿美元。

可是现实呢,那就是他们负债超过四百亿美元,且每年都有巨额的亏损。

为了保持股价,他们不得不铤而走险,做假账。然后被冯宇找人爆出来之后,公司股价迅速跳水,最终走上了破产的道路。

那些曾经的世通公司股东,一度都登上了富豪榜,但是后来跟着破产的,也有许多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