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混在1275 > 第二百一十七章 助力

第二百一十七章 助力(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说笑归说笑,正事还是绕不开的,陈允平向他简单汇报了最近的工作,移民方面的困境自不必说,就是本地的一些问题也在凸显,在屋子全都拆掉,新楼没有建起来之前,百姓们只能住在帐篷里,这样一来帐篷的数量就是个极大的问题了。

“双管齐下吧,一方面本官会从别处运些来,一方面你组织一下会针钱的妇人,让黄二娘带着,就用夷人所产的那种蓝布,按照之前给出的样子裁剪,一定要保证大小,三口也好,五口也罢,至少得住得进。”

衣食住行,哪一项都离不了,用做工来换粮食,基本上只有一家有一个壮劳力干活,换来一家子的吃食是没有问题,琼州所制定的标准就是如此,如果女人和孩子能帮上忙,还能略有节余,这样的标准至少已经快赶上投军了,百姓如何不高兴?

当然这还不够,要让他们安居乐业,就要创造出更多的工作岗位,没有了田种,在心理上总会有一种不安全感,所谓的“无粮不稳”,就是这个意思,没有哪个国家敢于将自己的食品安全和来源,全数交到别人的手里,刘禹是有意识地造成这种局面,从而激发他们的进取心。

“后头来的人,要特别注意一下,凡是拿着官府颁发的军户或是烈属文书的,免掉他们一切杂项,还要优先安排住处,家里如果没有男人的,由官府出面,为他们请人做工,这一条要写进定例中,争取让每一个百姓都看到。”

“如今,第一批编入籍册中的居民已经开始了建楼,时间上比不得之前那幢快,不过这些天看下来,倒是越做越熟炼,料必不久,又能带出一批可用的工匠了。”

“那是自然,熟能生巧么,砌砖其实同造城墙有异曲同工之妙,并不算得复杂,黄器之那里呢,有没有找你诉苦?”

以熟带生,慢慢培养工人,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建楼房他自己都不会,全靠着一批能人巧匠慢慢摸索,再加上从后世找来的那些施工手册,才能奠定这一切的基础,否则只能锯木头住窝棚了,那还算是什么新时代?新石器还差不多。

“哪能没有?”一说到这个,陈允平就止不住的笑意:“他那里整间屋子都是个宝藏,招了五百人去守着,犹自不放心,常常与下官抱怨,这是‘守着金山要饭’,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将那起子蕃人打发走。”

“哈哈”刘禹抚掌而笑,一想到黄镛那个道学先生的性子,生生被折磨成了守财奴,乐了好一会儿才停下来:“人家是来做生意的,求都求不来,赶走了,市舶司日后还找谁去抽税?朝廷一百万两百万的定数如何达成。”

陈允平默不作声地将这些记下来,他现在也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反其道而行之,将军人的地位抬得这么高,但是残酷的现实就在眼前,没有了他们的牺牲,想要找一块安静的土地都是个奢望,不理解归不理解,至少照着执行是没有问题的。

刘禹要的也只是这个效果,他不可能完全让每一个人,都毫无主见地听什么是什么,把事情一一吩咐下去,陈允平等他说完了,才将璟娘已经抵达福建的消息告诉他。

他当然知道,黄镛的意思在于催促他尽快开埠,眼下聚集在临高港的蕃船已经差不多达到了饱和,上岸的蕃人更是为数众多,如果不是看守得力,又有那些稀奇古怪的事物吊着,他们只怕一早就闹腾开了。

不过现在还不行,刘禹的计划里,要展示给他们的绝不仅仅只是某种奇异的商品,还有一个欣欣向荣、富足安逸的社会,以及拥有强大力量,足以震撼天下的武装,这一切都要等移民的安置开始之后,才能开始实施。

“他明白你的处境,事情要一步步做,总有个轻重缓急,眼下元人攻势还不知道会到哪一步,你身上的担子太重了,像这样的牢骚也不过是有感而发,并不是存心要烦着你。”

“这话说的,好像他才是财神爷。”

“可他说你是地头蛇。”陈允平学着黄镛的语调,摇头晃脑的样子,再一次让刘禹开怀大笑,只要不同他拽文,古人的性子其实也很有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