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与南宋同行 > 第三百六十四章 经济发展是需要刺激的

第三百六十四章 经济发展是需要刺激的(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而且,所有人都得到了好处,钱钞反而在增长,货物也在增多。

大宋也不是没有经济学头脑,譬如平章贾似道这样的人,也知道会子印多了会不值钱,甚至还知道发行纸币需要有准备金,而且可以有余额多发行三分之一

而且,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发展出一套比较成熟的“称提之术”。

所谓“称提”,是指政府运用贵金属货币储备等手段回笼超发的纸币,这叫做“称”,使流通中的纸币购买力保持坚挺,这叫做“提”。

现在的大宋政府为应对通货膨胀,曾经多次以国家储备的黄金、白银、铜钱以及交引、货物回笼楮币、收缩通货。

大宋政府用于“称提”的各种交引,即类似于那面世界的国债。

在平章贾似道执政管理的前期,一开始也照喊不误。

但是最近这一两年却怪了,大宋并没有明显多铸铜钱,可是市面上的铜钱却日渐增多。

本来大宋根本就不该缺铜钱。

他们仅仅在江州、池州两地的铜冶,每年铸造铜钱就多达100万贯以上,而全国铜钱的铸造总量,每年多时甚至可达500万贯

这个数量,是疆域大得多的唐代一年总铸币量15倍多。

张国安岛主其实给大宋送上了更多可以用上“称提”之术的手段。

比如精盐、海盐和香料以及水泥,还有各种奢侈品和大路货------特别是当一些奢侈品在大宋市场出现后,激发了大宋大商大户人家的购买力,各种沉淀的钱纱重新流通起来,相比大路货,奢侈品的高税收让大宋政府乐昏了。

同时,生活必需品的价钱在不断下降。

还有海外蕃地香料的加大涌入,也助长了民间富家人的消费。

最重要的地方是,张岛主手中的钱钞并没有直接拿走,反而换了大宋民间很多的生产资料,这又属于间接把钱钞还给了大宋的百姓手里。

如果历史不改变,鞑靼强盗集团灭了大宋后,他们将废弃的铜钱大量出口,一度竟支撑起周边日本、高丽和交趾等国的货币经济。

甚至都够大明时代使用了。

所以,张国安岛主一直认为,大宋的铜钱,从数量来说绝对不少,之所以“钱荒”,是因为大量铜钱根本没拿到市面上去流通,还在民间沉淀着呢。

至于说到流出国外那些,不足挂齿了,人家也不是偷大抢大宋的,也是拿好货物换走的,关键是在这个时空,世界的主要财富在大宋民间。

张国安岛主的前后手段终于引起了大宋政府的注意,他们终于在经济领域上也有了新的收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