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与南宋同行 > 第六十章 贾似道也想下一盘棋

第六十章 贾似道也想下一盘棋(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一些地方上的政府都近乎变态了------人可以四处走,水牛竟然不能跨越州县,一点牛权也没有

一个办法就是推行高产良种,原因不用多说。

只林把从选种到播种、从囤肥到施肥、从田管到收获等每一个环节,一扣不松,环环相扣,凭借高产的良种,土地的产出远远超过以前。

在有心人的推动下,在大宋皇庄的标杆下,这些农业管理新方法都慢慢推行开了。

第二个就是要提高农业生产技术。

张国安岛主当然没有办法现在搞成农业机械化生产,但是他能够提升到农业畜力化的程度。

但是就此认为大宋就此走向资本主义,这个就“图样图森破”了。

首先,用财政收入来论证经济发展在逻辑上就站不住,因为唐以后朝代都实行两税制,两税制的一个要义就是“量出以制入”,财政收入的规模按照前几年平均支出水平拟定。

换言之就是政府府要用多少钱,就要向民间征收多少。

所以说高额的财政收入并不能说明经济的发展,只能说明这一届政府花钱特别厉害而已。

比如,在那面的世界,有一个大国,国家收入特高,那只能说明什么------你懂的

畜力收割机、畜力播种机等新式农业生产工具至少完全在流求岛上推行开了。

流求岛上的人会算账,当他们发现从事农业生产,还比不如从事工业生产时,自然而然就从农田里走出来了。

剩下的农业人员自然因为劳动成本降低了,他们通过耕牛等技术手段收入也提高了。

当然,最好的局面是占城国和大宋统统都当流求岛的粮食供应市场,但是这需要时间慢慢培养。

大宋政府同样也重视农业生产,而且可能比大唐时代还看重耕牛

其实大宋从真宗起财政支出规模就不断扩张,此后一两百年里大宋政府一直处在财政危机中,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财政危机的结果是聚敛为一切之法,收入的扩张也是自然结果。

你想吧,当时被兼并失去土地的农民并没有大量转入城市成为工商业者,而是成为了地主的佃农,即所谓“客户”,他们并非农业的“剩余劳动者”,而依然是农村的重要生产者,兼并只是土地所有权的变化。

大宋千分之二三的人占据着全国一半以上的耕地,全国约有百分之三四十的人口在他的土地上耕种和接受高额盘剥,这是大宋农村的真实景象。

想让大量的佃农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张国安岛主当然费尽了心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