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小军阀 > 第三百七十七章 “北洋矛盾”

第三百七十七章 “北洋矛盾”(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何丰林疑是李纯搞的huā样,即电李纯有:“解铃系铃,全在吾师”句,又联合吴淞警备司令荣道一致电李纯有:“同人等群相诘责,无词应对,sī心惴测,亦难索解,非〖中〗央欺吾师,即吾师欺学生”云云。

原来何丰林和荣道一都是李纯的学生。李纯乃复电表示心迹云:“〖中〗央命令如果由兄指使,兄无颜见弟,无颜见人”。可是浙方仍不谅解,于是双方剑拔弩张,分兵布防。江苏士绅结合各团体呼吁和平,李纯平素以和平为号召,面对江浙之争亦不愿过火,一场纷争总算双方能悬崖勒马。

这时江苏政cháo突起,更增妾杂。

原来江苏省长齐耀琳和李纯政见相左,呈请辞职,李纯顺水推舟,乃向北京政fǔ保荐王克敏为省长,消息传出后苏人大哗,认为王克敏除了嫖赌称能,一无是处,如此人物,怎能担任一省之长,遂函电纷驰,表示反对!

在李纯的保荐呈文上为王克敏陪衬的还有一名王瑚,曾做过京兆尹,尚孚民望。

次后,浙江督军杨善德因病去世,北京政fǔ发给杨1万元治丧费。北洋时代重武轻文,以治丧费就可为证,武人治丧费1万元,文人治丧费2000元,几乎成为一个定例。

北京政fǔ调升卢永祥署理浙江督军,这时江苏督军李纯便乘机提出收回淞沪军区的要求,属于直系的长江三督联合保举第六师师长齐燮元继任淞沪护军使。可是皖系怎会把自己手中如此重要的地盘放弃?

因此卢永祥急电向北京政fǔ密保第四师第八旅旅长何丰林继任淞沪护军使。卢以浙江督军身份仍兼原有的第十师师长,同时把杨善德留下的第四师予以扩充为一师一hún成旅,把第四师第八旅旅长何丰林保升淞沪护军使,并兼任hún成旅旅长,另保举第四师第七旅旅长陈乐山为第四师师长。

卢的嫡系第十师一旅驻杭州,一旅驻上海。

这一安排让直系大为愤怒,可是直系无法正面反对,乃提出意见,认为淞沪护军使地位很高,不能由一个资格很浅的旅长继任。直系把这个意见向北京反应,要求北京政fǔ慎重考虑淞沪护军使的人选问题。

因此,北京政fǔ既要接受民意,又要顾全李纯的颜面,于是特任王瑚为江苏省长。

省长问题解决后,又发生江苏省财政厅长问题。李纯保荐张文sū为财政厅长,苏人认为张文sū无行,且工谄媚,怎可掌理一省财政,所以大举反对。于是痛诟张文sū力诋李纯的通电便一通接一通到达北京。

各省在面对南方国民〖革〗命政fǔ轰轰烈烈大举北伐之时,非但不能一体同心,反而各自心怀鬼胎,这也就等手给了大总统王恒岳一个天大的好机会。

利用彼此矛盾,进尔逐一击破!!。

最新全本:、、、、、、、、、、

卢永祥当然不会把已经到手的地盘放手,他的态度非常的坚决,他向北京政fǔ表示:如果不接受他的意见他就不干浙江督军,宁愿回任淞沪护军使。其实这不过是一种姿态,只是向直系示威而已。

尔后卢永祥竟由杭州回到上海,好像真要回任淞沪护军使,这使北京政fǔ大感为难。

为了和缓李纯、卢永祥之争,北京政fǔ乃采取一个折衷办法,明令发表三案:一、特任卢永祥为浙江督军。二、裁撤淞沪护军使。改设淞沪镇守使。三、令何丰林为淞沪镇守使。

在北京方面看来,这是一个两全的办法,可是浙方颇为不满,因为淞沪在江苏辖境内,护军使可以不受督军节制,但是镇守使则必需受督军节制。不但官职上完全不同,而且这一来仍然达到了李纯吞吃淞沪的目的。

随着第四师第十师全体军官拍电到北京,吁请收回裁撤淞沪护军使的娄命,任命何丰林为护军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