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庄子的故事 > 第175章 鬼谷子的传人

第175章 鬼谷子的传人(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不是站在对错的立场上,不是站在人民、人类的立场上。而是!站在国与国对立的立场上,站在政治目的的立场上。

为政治而政治,不是为人民而政治!

说好听点,他庞涓是为魏国而政治。说实质点,他庞涓是为他个人的荣誉、权力而政治。

他认为庄子的出名,是因为他的无知大闹廷尉府大牢而引起了卫鞅的注意,卫鞅才释放了那些坐冤狱的人,而是不庄子的功劳。外界的人都以为是庄子的功劳,他们才得以释放的。如果庄周是个大才的话,他怎么自从被卫鞅接走后,就犹如人间蒸发了一样呢?

庄子要是有才,怎么会这样呢?根据在秦国的探子回来说,庄子都没有上过秦孝公的朝堂,秦国的文武大臣都没有人认识庄子。这说明什么?说明庄子没有才,大不了是卫鞅看在杨朱的面子上,多留他住了一段日子。

“嗯!”庞涓哼了一声,对庄子很是满意。

不过?他还是从心里把庄子当成小孩子。

毕竟!当年在宋国蒙县墨家分坛的时候,庄子还是个小孩子。当时的庄子,还很有脾气的,他觉得庄子这小屁孩很好玩地。所以!在心里和语言上,都是逗着玩的意思。

所以!前不久当他听话庄子就是庄周后,他就觉得好笑。

不管你是谁的弟子,你毕竟就是当年的那个小屁孩!你在秦国大闹廷尉府大牢,就说明你这人不成熟。要不是卫鞅救了你,你就死在秦国了,你说你牛什么牛?你牛个毛啊?你要是牛,你就不会从秦国走人了?

卫鞅是从宋国蒙县墨家分坛见到秦孝公的招贤令的,才去的秦国。卫鞅去墨家分坛找杨朱的事,早已在世间传开了。当时卫鞅人生失意,被魏王追杀,才离开魏国的,到宋国去找杨朱,想谈谈人生。这件事,是他来魏国后听说的。

在古代也一样,人生得意的时候推崇儒学。一旦人生失意,才觉得道家学说是人生至理名言。当年的卫鞅也一样,失意后去找杨朱,想听听人生教诲。遗憾地是,他没有遇见杨朱,杨朱去了齐国找奸细去了。

庞涓是个什么人,庄子心里自然清楚。他可不想步孙膑后尘,被庞涓给剥了膝盖骨。再说!他也没有在魏国当官的想法。秦国的秦孝公与卫鞅那么挽留他他都没有答应,何况!魏王和庞涓。魏王是个什么东东,庞涓又是个什么东东?

你不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从事政治,你都不是明君!你为政治而政治,为了自己的荣誉、权力而政治,你都是人类的祸害!

见庞涓还是那个腔调,庄子笑着摇了摇头。

庞涓觉得,庄子要是真的有才的话,以秦孝公和卫鞅两人的为人,还不把他给留下去了?是不是?庄子在秦国呆了近一年时间,外面一点关于他的消息都没有。这说明什么?说明庄子这小屁孩无才!

你要是有才,是大才,人家秦孝公和卫鞅还不重用你了?是不是?就算不重用你,也不会放你走的!是人才的话,能用就用,不能用就杀!这是“国际惯例”。

至于市面上流传的那些传闻,把他这个小屁孩庄周捧为庄子一事,庞涓是这么想的:觉得是因庄子大闹廷尉府大牢,引起了卫鞅的注意,才放了那些坐冤狱的人。

是卫鞅救了那些坐冤狱的人,而不是庄周这个小屁孩!也可以说!秦孝公是个明君,知错就改,救了那些坐冤狱的人,而不是庄周这个小屁孩!

尽管他表面上也评击卫鞅的法治惨无人道,可他从内心里还是肯定卫鞅的功绩的。说卫鞅如何如何惨无人道、苛政厉法,进行舆论攻势,那还不是为了政治而政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