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庄子的故事 > 第390章 庄子眼中的孔夫子

第390章 庄子眼中的孔夫子(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作为万世师表,他一直遵循着他的那一套儒家的“仁义”理论,他的做人原则!

只有先正己,才能有资格去说别人,去教导别人!所以!庄子对孔夫子的人格大为赞赏。

不过?庄子觉得,也太不会变通了。生存才是硬道理,如何能够让自己更好地生存下去,不丢性命,完成这一次人生使命,活着才是硬道理。

只有我们活着,我们才能感受到一切。

...

庄子认为在乱世时期,生存就是律法!不影响别人的生存,不被别人影响了你的生存,那就是律法!

总之!庄子对孔夫子的人格,还是尊重的。特别是对孔夫子的坚守信念的精神,是很推崇的。认为道家也要像孔夫子那样,坚守信念,做到:不影响别人的生存,也不被别人影响了你的生存。

还有!庄子对儒学也不是持全盘否定地态度。他认为,儒学在盛世时期,是可以推广使用的。因为!人类确实需要一个具体地行为准则。

认为儒学是治德之学,而不是治世之学,更不是生存之学。认为法家以法治国,是值得推崇的。认为应该“以法治国、以儒治德、以道治心。”

认为社会是由个体的人组合而成的,要想治理好社会,就必须先治理好个体的人。

如何治理个人?庄子认为,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不是用明文规定来规范就可以的。也不是用这个标准、那个标准来衡量,就可以的。而主要看一个人的人心。明文规定、道德规范,这标准那标准什么地,别人都可以装,都可以迎合、规避。别人可以表面上遵循,而内心里根本不遵循。

所以!这个衡量标准那个衡量标准,都没有用。只有我们与这个人长期接触,才知道他是个什么东西。

所以!不管你以国家权力还是以个人的名义,你要求别人如何如何,都是行不通的,都是在束缚别人。只有别人自愿遵守,才是也效果。

所以!国家律法、礼数等等这规定那规定,都是束缚老实人的枷锁。对于坏人、对于脑袋好使的人,根本不管用。对于坏人、脑袋好使的人来说,你有律法、道德规范也没有用,对他们有利他们就遵循;对于他们不利,他们是绝对会想办法规避的。

庄子认为,孔夫子的人格魅力不是因为他的学识,不是因为他懂得周礼而推广周礼。不是他推行他的那一套“仁义”理论,也不是他整理了六艺,更不是他教授了许多弟子。而是!他的坚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