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庄子的故事 > 第1036章 对道德经第八十篇的误解

第1036章 对道德经第八十篇的误解(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人们仿佛都回到了那个“结绳记事”的时代,都拥有甜美的饮食,美观地衣服,安适的居所,欢乐的习俗。与不同习俗的人哪怕就生活在对面、隔壁,就是不与他们来往。虽然可以看见他们、听到他们的鸡鸣狗叫,一直到老,各自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老死不相往来!

而那些学术奸细以及庸俗学者和所谓的哲学家们,他们可能根本就没有看到这一点,就武断地认为老子的“小国寡民”是空想,然后予以否定。

对老子道德经第八十篇的另外一处曲解,就是“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对于这个地方的曲解,很好解释。那些曲解的人完全是断章取义,没有接连上下文。

为了达到目的,那些人解读到这里的时候,不接连上下文,又恢复断章取义的解读法。在小国寡民上面,他们引经据典,而到了这里的时候,他们连上下文都不连贯起来就解读了。

根据史料记载,“结绳记事”是历史上的一个时代,那时人类还没有文字,靠结绳记事来记录相关事情。

最好的社会风貌就是这个样子的。有着相同情趣的人生活在一起,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

可社会现实并不是这样,相反!是一片混乱。是一群人在几个人的带领下,盲目地去征战。或者!为了某个目的而去行动。更多地是为了个人的生存目的,为了生存或者是为了更好地生存。

所以!老子提出小国寡民,人类最终的生活面貌就变成了“不可能实现”、“理想国”、“乌托邦”、“某某主义”。

那些学术奸细以及庸俗学者和所谓的哲学家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来一个否定,赤裸裸地否定。然后!又把他们之后所说的“无为”、“不尚贤”、“绝圣弃智”、“绝学无忧”、“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等等搬出来,作为佐证。

最终目的就是那么地赤裸裸,否定你,从而达到他们自己的目的!

老子当过大周守藏吏,接触的古籍很多,可能了解一些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所以!在这里就引用了一下。认为人类理智生活后,形成小国寡民,生活面貌就跟结绳记事年代差不多。

什么叫小国寡民?

就是有相同情趣的人生活在一起!说它小,是相对天下来说的!天下之人各有各的情趣,相同情趣的人毕竟很少!

人们都害怕死亡,害怕意外,都不敢、不愿意离开生我养我的那个熟习的地方!

虽然有车船可以去远方,虽然有保护自己的武器装备,可没有了战争,这些东东对于人们来说,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了,都放在一边没有人理会。

老子所说的人类最终“小国寡民”的面貌,并不是随口而说的,而是!根据道家理论而来的。

人与社会的关系,是这样地:人与人的组合,才形成社会。国家是因为保护人民而存在的,而出现的。不是先有国家而后有人民的,而是!先有个体的人,然后因社会形势的需要、生存目的的需要,才形成国家的。

国家是保护人民的需要,才出现的。当国家不能保护人民的生存的时候,国家就不存在了。当人民不需要国家保护了,国家也就不存在了。

说白了!国家只是人类发展史上出现的“临时需要的机构”,当人类能够理智地生活,不再有战争后,国家就自动消失了。

当人类能够理智地生活,不再有战争了,国家机构自动消失了,然后出现的就是“小国寡民”的社会面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