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庄子的故事 > 第1047章 皇封

第1047章 皇封(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归纳其主要原因是:被历代的学术奸细故意曲解了老庄哲学思想,误导了后人。因为!解读老庄哲学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参考前人解读的文章,结果!被学术奸细误导后,自然而然就错误地理解了。

所以!从西汉之后,从儒家学说占领市场后,就很少有人能够正确、全面地解读老庄哲学了。

徐渭(明):庄周轻生死,旷达古无比。何为数论量,死生反大事?乃知无言者,莫得窥其际。身没名不传,此中有高士。(《读(庄子)》)

金圣叹(清):认定为“天下奇书。”

郭沫若:秦汉以来的每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的: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鲁迅与庄子》)

鲁迅:其文则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闻一多:“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

因此!公元724年,唐玄宗天宝元年二月,庄子受到皇封,被封为“南华真人”。也被道教隐宗妙真道奉为开宗祖师,视其为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

宋徽宗时,又被封为“微妙元通真君”。

所著《庄子》一书,也被诏称为《南华真经》。

后世评价摘录:

荀子:“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注:由此看来?荀子没有读懂《庄子》。)

李泽厚:“中国文人的外表是儒家,但内心永远是庄子。”

胡文英:庄子眼极冷,心肠最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庄子独见》)

老庄哲学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地,无论学派之间如何争斗,如何打压,都无法让老庄哲学思想消失。相反!越是打压人们越是觉得老庄哲学思想是真理。

特别是当乱世来临的时候,信仰老庄哲学的人就越多。特别是当人生失意的时候,捡起老庄哲学一读,才知道:这才是真正地人生哲学。

可遗憾地是!大多数人都是一知半解,没有全盘领悟老庄哲学精髓。

司马迁(汉):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

李白(唐):“万古高风一子休,南华妙道几时修。谁能造入公墙里,如上江边望月楼。”

白居易(唐):庄生齐物同归一,我道同中有不同。遂性逍遥中一致,鸾凤终较胜蛇虫。(《读(庄子)》)

王安石(宋):清燕新诗得自蒙,行吟如到此堂中。吏无田甲当时气,民有庄周后世风。庭下早知闲木索,坐间遥想御丝桐。飘然一往何时得,俯仰尘沙欲作翁。(《题蒙城清燕堂》)

苏轼(宋):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