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大科学家 > 二八一、恶竹应须斩万竿(下)

二八一、恶竹应须斩万竿(下)(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蒲殿俊、罗纶二人的脸色顿时黑了下来。

孙元起又问尹昌衡、张培爵道:“硕权、列五,你们二位今天到访,不知有何指教?”

尹昌衡先答道:“回禀总督大人,我四川省陆军小学堂遵照清廷光绪三十一年颁布的《陆军小学堂章程》,于光绪三十四年在成都北校场创立。每年招收一百名15岁~18岁青年入学。学制三年,毕业后升入南京或西安陆军中学。清廷本欲借此培养忠君尚武的各级官兵,不意最后却成为革命的策源地。此次保路运动兴起。我陆军小学堂学员与有力焉!

“如今清廷覆亡指日可待,陆军小学堂尚有第四、五期学员尚未毕业,如果继续开办,以后毕业学生将升到何处学习?学堂所需弹药粮饷、人员开支是否仍由总督府照旧拨付?如果停办的话,那么未毕业学员将如何遣散?标下不敢自专,特来请教大人该如何处置。”

尹昌衡是川人中少有的高个子,看上去满脸斯文气。但在真实历史中,他却是个敢于把末任四川总督赵尔丰开刀问斩的猛人。赵尔丰虽然在应对保路运动上有些过错,但他在处理滇、藏两省边务上是做出丰功伟绩的,尹昌衡一半为了自己立威、一半为了平息成都民愤而将赵尔丰斩首于明远楼。却是有些过分了!——当然,孙元起历史没学好,不知道面前这位圆脸的高个子和张文祥一样,是个敢于杀总督的猛人,否则他一定会浑身发毛、避之不及吧!

二八一、恶竹应须斩万竿

果然,蒲殿俊、罗纶二人听罢脸色大变。

蒲殿俊急忙说道:“大人,蜀中四面环山,自古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谚语。尤其是东下,长江水道夏季冰雪消融,江水暴涨,滂沱横溢,行舟每有倾覆漂没之险;冬日冰雪封山,江水枯竭,礁石露出,行舟又有触礁毁船之虞。而陆路则需要翻越大巴山,道路崎岖险峻,难以输运重物。修建川汉铁路乃是大势所趋。

“铁路修通之后,不仅可以使得以后出川不再受制,而且加强四川与湖北乃至湘、赣、苏、皖等地的交流,乃是大有益于巴蜀民众的好事情。孙逸仙先生在宣扬革命精神时候,也经常讲到以后国家官员上自总统、下至职员,都要以忠于国,为众服务。大人初临四川,万众翘首,正当除旧布新,为百姓谋福祉。当此之时,不妨以兴办川汉铁路为施政后第一件要事,让川中士绅百姓感受大人惠民爱民之心!”

杨度微微一笑:“蒲议长,我家大人已经说过,川汉铁路既已改由商办,以后政府不再插手。如果我家大人在把兴办川汉铁路作为施政后第一件事,那这条铁路究竟是商办?官办?还是官绅合办?”

话音刚落,张培爵也跟着说道:“我重庆府中学堂早在数年前就积极发展革命党人。策划革命活动,乃是革命胚胎之地,全校师生无不心向共和。武昌举义成功之后,人人欢呼雀跃。然而闻说满清如今依然盘踞中原、华北一带负隅顽抗,纷纷想要弃笔从戎,用‘铁’和‘血’洗涤华夏腥膻。所以委派张某前来向总督大人请愿,希望能允许学生参军,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尽自己一份心力!”

孙元起和杨度、章士钊等人相视一笑:这可真巧,刚想瞌睡就有人送上枕头!

孙元起道:“革命尚未成功,还需要无数青年军人继续努力,所以陆军小学堂要接着办下去。重庆府中学堂的学子要参军,我们也十二万分的欢迎。”

杨度马上接口道:“就在前不久,大人还和我等商议准备在四川再成立一个混成协,现在尹总办和张学监就说到陆军小学堂、重庆府中学堂两所学校的事情。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既然如此,大人,不如我们就以两所学校在校学生为主,现在就着手编练这个混成协吧?”

孙元起转头问两人道:“硕权、列五,你们二位意下如何?”

“……”这种关乎川汉铁路公司根本的问题,蒲殿俊自然无法回答。

杨度又道:“如蒲议长刚才所言,既然此事大有益于川中士绅百姓,想来他们必定踊跃参股,又何必以官府名义强行摊派呢?”

蒲殿俊苦笑道:“想来皙子先生应该读过《史记》中《商君列传》一篇吧?所谓‘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见於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谋於众’,这几句商鞅劝说秦孝公的名言,恰如其分地说明了川中百姓不愿主动参股的根本原因。”

蒲殿俊说的大体没错,虽然川中士绅积极推动修建巴蜀铁路是为了谋求私利,但在客观上却真的大有益于巴蜀民众。只是这种好处是长期的、隐形的。或许对于一辈子都难得走出一次县城的普通平头百姓来说,顶多就是洋火、煤油这些舶来品种类更多些、价格更低些。相比之下,每年在田赋外另外加收的捐税却是非常直接和显而易见的。所以对于小农意识强烈的百姓来说,他们根本不愿意参股什么川汉铁路。在他们心目中。川汉铁路和种地的没有半毛钱关系。

杨度却道:“圣人有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既然川中百姓不愿主动参股,那么各地各级咨议局就应当积极劝说晓谕,使他们知道修建川汉铁路的重大意义,而不是直接强行加派。现在已经是民主开明的新社会。风气日新,民智渐开,相信各位士绅只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想来川中百姓还是会主动参股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