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朝锦医卫 > 216章 故人来

216章 故人来(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所以,姚广孝一句话便已经道出燕王听来既心惊肉跳又朝思暮想的心愿了。一个不安分的和尚,终于给野心勃勃的燕王装上了一对腾飞的翅膀。

后来,燕王挥师南下,姚广孝镇守北平。

建文帝探得北平防务空虚,派五十万大军围攻北平,北平危在旦夕,姚广孝竟组织了全城的妇女,登城掷石,又值天寒泼水为冰,城终不能破。

燕王南下受阻后,姚广孝又分析了形势,认为燕王与建文帝较量,终归实力相差悬殊,但两人是皇权之争与地方利害不大,燕王应避开所有城市,轻车简从直取南京。燕王听取了他的建议急速改变策略,攻克南京后,随之夺取了全国的政权。

可以说,这个叫做姚广孝的和尚对于朱棣来说,就是一个诸葛亮一般的人物。

如果说哪里的建筑最令张阳熟悉,最让他觉得似曾相识的,那无疑便是如今大明的承天门了,如果说承天门这个名称还让人有些觉得陌生的话,那么说“**”的话,想必即便是美利坚人,也不会没有听说过。

唯一让张阳觉得有些不同的地方,仅仅只是承天门城楼上面正中央,少了一张大照片,而多了一块写着承天门的牌匾罢了。

明代中央政府各部门,大多设在承天门对面,即天街南侧,座南向北,吏、户、礼、兵、工五部在东边;刑部和大理寺、都察院等所谓三法司,以及太常、光禄、鸿胪各寺、翰林院等衙署在西边。

而一般进京的官员,他们所下榻的临时馆驿则在大兴隆寺的旁边。

这个大兴隆寺说起来,也很有些历史。

后来,朱棣当上了皇帝,给姚广孝很高的礼遇,拜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论功以为第一。成祖还命其蓄发还俗,赐予壮丽的府第及两位貌美的宫人,而姚广孝皆不受,仍居在庆寿寺中,每天冠带而朝,退仍缁衣。

而这姚广孝的配位至今仍与明朝的开国功臣一起,配享在太庙,受皇家和朝臣的祭拜。直到嘉靖年间,才被嘉靖皇帝以姚广孝是个和尚为由,将他的牌位请出了太庙,之所以如此也很简单,因为嘉靖皇帝崇信道教,自称真人,当然不待见姚广孝这个老和尚了。

这大兴隆寺最初叫做的庆寿寺,在府右街的南口,就是过了南海再往西走几步,就是如今北京西单的位置。

而府右街那时也叫灰厂街,远没有今天这么长,它北抵燕王府南接庆寿寺,两地不过一箭之遥。

庆寿寺之所以如此出名,只因为当时庆寿寺的主持是一个叫做姚广孝的人,没错,这个叫做姚广孝的和尚,就是鼓动燕王朱棣起兵造反的人。

朱元璋去世后皇孙继位,这让以燕王为首的诸王心中不服,燕王心中郁闷,此时广孝进言:“大王骨相非常,英武冠世,今皇图初造,东宫仁柔,愿厚自爱。”燕王听着很顺耳,他便又说::“大王诚能用臣,臣愿奉大王一顶白帽子。”

朱棣那时已经是燕王了,在王字上面再加一个白字,那不就是一个“皇”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