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陷世 > 第132章 牢骚满腹

第132章 牢骚满腹(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从那以后,齐老师再也没有让同事们去她家打扫卫生了,偶尔有需要,就请余哥过去帮忙,说是帮忙,实际是全忙,齐老师借口忙别的,啥事都不管了。

安排了去香港的人选,德志就收拾了东西,准备坐晚上的火车离开江城。德志住在中等城市,交通比较方便,什么时候都有车去到他住的地方。其他同事,就没有这个方便了,他们留下来,继续守着齐老师和刘小姐,听她们说着废话。

德志离开了办公室,赶到了火车站。离开车时间还有一小时,他就坐在长凳上,边等车边看书。看累了,就给妻子发一条短信,说晚上回家。

德志已经不在乎谁去香港,领导让谁去,就是谁的恩典;领导喜欢谁就是谁,谁也无权干涉。哪怕派一个高位截瘫的人去香港,也要尊重这位残疾人,他身体残疾,但心里要强,不肯服输,就让她去,回来后好在乡亲们面前吹吹牛,炫耀一番,也可以在老公面前,更加猖狂,让老公这一辈子都别想决定任何一件事情,因为她比她老公强,在国际大都市见过世面的,她的老公,这一辈都没见过香港是个什么摸样。

至于在同事们中间的反响,那就十足地证明,在这个机构,文凭和文化都靠边,专业和技能都是下等,惟有讨好卖乖才是真理,哄领导开心,才是正道。小小的机构,如此复杂;简单的家庭,几个人物,就把整个小环境弄得乌烟瘴气,住不成人了。

余哥也乐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巴不得没有一个人来找他麻烦。

余哥凭借自己的所谓本事,也被齐老师呼来唤去的,比如家里的马桶坏了,请他去修,他就乐得屁颠屁颠地去修,不敢讨价还价。要挂窗帘子,或者要换窗帘子,需要在墙上打眼子,他就拿着刘小姐的电钻去,说知道,小电钻对付老墙,根本没有什么威力,余哥要求买一个,齐老师不肯,说:“将就着用。”

余哥在墙上打洞,非常辛苦,实在打不动了,就停下来。齐老师刚要发脾气,就有人来说,教堂上面要安装夜光的十字架,需要打眼,没有电钻。

齐老师说:“那好吧,去买一个。”

齐老师已经是神学院办公室主任,有这个权力,给办公室添置一些东西。买个电钻才400多元,对她来说,这个要求并不太高。

机构里所有的人都自称为基督徒,其中,齐老师还是牧师,竟让小人得志,让溜须拍马的人扶摇直上,让正人君子敢于仗义执言的人靠边站,让文化人等同于流氓,这样的领导怎样领导机构健康往前发展呢?

得志陷入了沉思,等看到人们起身排队,准备上车时,他才背起了背包,随着队伍的移动,他上了火车。上车之后,得志的心还是不能平息下来,真想不通,领导这样安排,就是银饰品起了作用吗?或者是肥鸡起了作用?得志什么都没送给领导,结果得到的就是这些,比如排挤,比如歧视,比如窝囊。

火车渐渐地离开了江城,速度加快了许多,一排排高楼向后面倒过去,夜幕慢慢落下,华灯初上,霓虹灯拉长了人和车的影子,德志想到快要见到家人,心情逐渐好了起来。</dd>

买电钻的不是余哥,是做夜光十字架的人。那人是河北来的,和齐老师是老乡。在牵扯到金钱的时候,老乡比外人认为是修马桶的余哥要亲,在关键时刻,老乡比同事还是要可信一些。

齐老师让余哥修马桶,安窗帘,有时去换换灯泡,打打杂,这些小事,齐老师不会亲力亲为,都是要发挥一下手中的权力,动用一下权柄,体味其中的滋味。

除此以外,懂财务的边瑛会计也深受其害,受到其役使。全体同事都被齐老师调遣过,而刘老师却不敢说半个“不”字,任其调兵遣将。那一次,边瑛会计还在做账,就被从岗位上调走,去帮齐老师家做卫生。边瑛是很爱干净的,这次吩咐她去,是齐老师故意所为。她明知边瑛的身体很差,弱不禁风,偏偏要派她去,目的是耍权威,让知识分子或者专业人士掉价,好抬高齐老师自身的价位。目的很龌龊,手段很卑鄙,就是要拉开和同事的距离,好坐在高台上来当大帅,指挥手下的喽啰,饱尝权力的美味。

齐老师的家里很少打扫,到处脏的进不去人了,就让大家去帮忙打扫卫生。弄了一天,个个累得如散了架,走到门口,门卫师傅开始大骂齐老师:“什么东西!手里有点屁大的权力,还不放过。自己懒得屁眼生蛆,还叫别人来打扫自己的狗窝。”

齐老师权当没听到,昂首走过,不做理会。大家几乎都听到了这千古骂声,心里自是过瘾,全身的疲惫一扫而光,这老人真是恩人,替他们出了一口恶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